浙江省中学生体育联赛成绩查询-浙江省中学生体育联赛
1.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中学生运动会在哪里举行
2.中考有什么加分的项目?
3.浙江理工大学三一招生2023报名条件是什么
4.杭外是否有着真的“传奇色彩”?
5.衢江区实验中学的其他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中学生运动会在哪里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中学生运动会分项目进行
2012年全国中学生体育竞赛计划
序号 项目 名称 日期 地点分列如下:
01
田 径
2012年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
7月
上海市
02
足 球
2012年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初中/高中)
2月
广西
03
2012年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
3月-8月
各参赛学校
04
2012年“北京杯”国际中学生足球比赛
7月15日-23日
北京市
05
2012年中国中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
8月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
篮 球
2012-2013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
2012年11月-2013年4月
各参赛学校
07
2012-2013中国高中女子篮球联赛
2012年11月-2013年4月
各参赛学校
08
2012年中国高中男子乙组篮球锦标赛
7月16日-21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09
2012年中国初中女子篮球锦标赛
7月16日-20日
江苏省南京市
10
2012年中国高中女子篮球锦标赛
7月21日-26日
浙江省温州市
11
2012年中国初中男子篮球锦标赛
7月21日-26日
广东省深圳市
12
2012年中国高中男子甲组篮球锦标赛
7月23日-28日
广东省揭阳市
13
排 球
2012年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
7月
山东省青岛市
14
2012年中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
8月
河南省郑州市
15
2012年中国中学生排球联赛
8月
内蒙古鄂尔多斯
16
游 泳
2012年中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
7月
上海敬业中学
17
乒乓球
2012年全国中学“校长杯”乒乓球赛
7月
广东东莞横沥中学
18
2012年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
7月
广东东莞横沥中学
19
棒垒球
2012年全国中学生棒垒球锦标赛
7月
珠海容闳学校
20
棋 类
2012年全国中学生围棋邀请赛
1月11日-15日
沈阳二十中学
21
2012年全国中学名校校际围棋对抗赛
5月1日-5日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22
2012年全国中学生三棋(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 网络锦标赛
7月5日-10日
深圳市南山小学
23
2012年全国中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
7月13日-19日
重庆育才中学
重庆棋院
24
2012年全国中学生五子棋锦标赛
7月20日-25日
阜新市民族街小学
阜新市教育局
25
2012年全国中学生围棋锦标赛
8月1日-7日
太原师范学院附中
26
2012年全国中学生中国象棋锦标赛
8月10日-15日
鄂尔多斯东胜一中
27
2012年全国中学生国际跳棋锦标赛
8月20日-25日
武汉武珞路中学
28
桥 牌
2012年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
7月
吴淞中学
29
毽 球
2012年全国青少年(中学生)毽球锦标赛
7月
山东省青岛市
30
柔 道
2012年全国中学生柔道锦标赛
8月
南京六合实验中学
31
健美操
首届全国中学生健康活力大赛
12月
北京市
32
跆拳道
2012年全国中学生跆拳道联赛
1月-7月
包头42中(东北区)、山东省文登市高级技能学校(华北区)、辉翔烹饪学校(华中区)、温州市第17中学(华东区)、深圳西乡中学(华南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区)、青海省体育运动学校(西北区)、东北农业大学(总决赛)
中考有什么加分的项目?
一、每年特长生基本都是分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这三类加分。不会有太大变动。
1)科技类:1、浙江省青少年计算机竞赛 2、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全国奥赛浙江赛区比赛 4、温州计算机竞赛 5、温州网页制作比赛。
2)艺术类:1、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比赛活动器乐、书画比赛项目 2、温州市中小学生艺术比赛(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篆刻)、摄影)比赛
3、中学生艺术特长测试合格者
3)体育类:1、浙江省第运动会健美操、软式排球等、游泳等项目 2、年温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3、温州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4、县级(市直)中学生体育节,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国际象棋、定向运动。
二、少数民族加5分
现役军人子女加5分
残疾人子女加10分
教师子女加5分
初三阶段获市光荣称号的学生加20分
少数民族学生中考成绩,在市所有少数民族中前三名,可直接就读温州中学.
特长生在初三最后学期获市艺术比赛一等奖可直接就读温州中学,获市艺术比赛一等奖2,3等奖,酌情加分.
浙江理工大学三一招生2023报名条件是什么
浙江理工大学三一招生2023报名条件如下:
1、普通类:品学兼优,素质全面,志向远大,身心健康,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已经参加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的考生,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成绩合格,且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品德表现终评须达到B等及以上。同时符合以上条件者均可报名。
2、特长类:符合普通类报名条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报考特长类,含科技创新类、学科竞赛类和艺术体育类。
(1)科技创新类:高中阶段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获全国三等奖(含)以上。
(2)学科竞赛类: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获得省级赛区竞赛三等奖(含)以上。
高中阶段在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浙江省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得省三等奖(含)以上(有A、B组区分的只承认A组)。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决赛、“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含)以上。
(3)艺术体育类:艺术类特长考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及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学生艺术赛事中获得三等奖(含)以上(限个人项目);高中阶段获得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证书。
体育类特长考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或以上证书者;高中阶段在国家教育部或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学生体育赛事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高中阶段在国家教育部或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学生体育赛事中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
杭外是否有着真的“传奇色彩”?
杭州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64年,是浙江省教育厅直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特色学校,教育部认定的享有20%保送生资格的全国13所著名外语学校之一。
一、学校的沿革
六十年代初,为适应我国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的形势需要,总理和陈毅外长决定创办外国语学校,以培养高级的外语人才。1963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八所外国语学校成立。浙江省教育厅受教育部的委托,负责在杭州筹办杭州外国语学校。
1964年,小学部创立,附设于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校园内,中学部附设于原杭大附中(现学军中学)校园内。1966年两部合并,落址于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原址。
1966年“”开始,学校停止招生。在校生也于1969年陆续离校。小学部学生就近转入小学,中学部学生全部“上山下乡”。小学部教师除英语教师外,几乎全部调离本校。
1969年学校划归杭州市教育局管辖,改招普通中学学生,至1975年止,共招收学生1465名。
1973年根据浙江省革委会政工组批文精神,学校改招“学员”,“性质中专,学制三年,以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师为主”。至1980年最后一批学员毕业离校,共计五届426名学生。
1978年,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恢复原杭外的办学体制,开始招收小学毕业生。办学的主要任务是“为高等院校输送外语水平较高,一般文化知识较好的学生”,“为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以及通晓外语的专门人才打好基础”。
1979年1月,学校重新收归省管,直属教育厅,198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1978年至1984年,每年在杭州市区招收80名学生。1985年至1990年,招生范围由杭州市扩大至全省数个城市,每年仍只招收80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大,外国语学校原有的规模需要扩大,省教委决定新建外国语学校校舍。1991年,校舍基本建成,学校迁入教工三路(现为学院路)新校舍,招生人数增至每年120名。
2003年9月,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和“二次创业”的需要,学校整体搬迁至环境幽雅的小和山高教园区。
杭州外国语学校在全面完成培养合格中学生这个主要任务的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自1979年恢复招生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水平外语人才。1982年以来,开设了在职中学教师英语专业大专班等各类外语培训班。1985年与浙师大联合招生,创办了英语大专班,共招收了两届学生。2004年开始,开设了浙江省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促进了浙江省中小学的英语教育。
二、办学实绩
杭外的四十年,是艰苦创业的四十年,是历经风雨的四十年,更是锐意开拓的四十年。经过新老杭外人的不懈努力,杭外的办学实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
多年以来,杭外以“为祖国而学习,为未来作准备”为校训,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教学上,“外语特长,文理兼长”,提高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营造“自主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合作共享”的现代意识,修习“宽容大气”的良好心态,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方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杭人,是承继传统精髓的知识人,是具备公民意识的现代人,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办学四十年来,杭外培养出一批双一批文理兼优、精通外语、具有很强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的优秀毕业生,如今正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前台。在学校历届毕业生中有近30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部工作,有的已经成为中国驻外大使,有的成为外交部的主要翻译。
近二十年来,杭外是全国各重点大学在浙江省招收保送学生的主要基地之一。每年有50%左右的高三毕业生被保送和提前录取进入名牌大学。仅2003年毕业的自主创新实验班,就有1/4的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重点大学提前录取。在高考中,我校亦屡创佳绩。自1986年以来,我校学生多次获得浙江省高考第一名的好成绩。
杭外学子在各类竞赛中均有突出表现。大批学生进入全国各类学科竞赛前列:自1994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等各类各级数学知识竞赛中有近50人次获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等各类各级物理知识竞赛中共有40多人次获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等各类各级生物知识竞赛中有近12人次获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等各类各级化学知识竞赛中有近15人次获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等各类各级信息学竞赛蝇共有17人次获一等奖;我校学生还曾获得省首届中学生电视辩论赛冠军,省中学生英语电视辩论赛冠、亚军;在全国中学生英文写作大赛、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各类各级英语竞赛中获一等奖18人次;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等各类全国作文大赛中有近50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5人次……历年来还有相当数量的杭外毕业生以“托福”、“雅思”及综合测试的高分进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州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
2004年,学校开设了少数语种课程,标志着杭外多语种教学的起步。2004年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办了“浙江大学少数语种实验班”。
近二十年来,勇于进取和开拓的杭外人,在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学校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世界。本着“拓宽学业生和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丰富的国际交流能力,增强对各民族文化了解”的目的,积极开拓国际间的交流和协作,努力与国际教育接轨。学业校常年聘有外籍教师专职任教。自1985年以来,有来自美、澳、英、加等国的外籍教师共计78人,在我校任教半年或一年;杭外与英国嘉德中学、澳大利亚那拉邦达学院、德国纽芬堡中学等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师生互访与交流联系;每年也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师生访问团和考察团来我校访问交流,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非洲国家等;每年我校均派出师生考察团赴美、英、加等国家访问交流,至今我校也已经有160多位教师出国考察访问……这些都促成了杭外人的世界性的眼光,着眼未来,志存高远,将教育作为一项民族产业来专门经营。同时,也为我校各项教学的深入和探索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学校坚持走“科技兴校”的道路,涌现出一大批科研型教师,取得丰硕的教科研成果。近几年来,由我校教师主编、参编并正式出版的专著、教材、译著达30余部,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篇,省级以上40篇。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课题和省级重点课题近10个,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全国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累累硕果,见证着杭外前进的步伐。
三、设施与规模
学校创立初期,校舍简陋,设备不全。2003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投资约3.2亿的新校区占地405亩,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教学综合楼、体育馆、图书信息中心、500人以上的报告厅、标准田径场、网球场、学生餐厅、学生公寓等先进设施。校内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讯系统、理化生实验室等各种专用教室及设备。
杭州外国语学校还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教职工由初期的8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269人,其中在职省特级教师9人,高级教师71人,省级教坛新秀12人,被高校外聘为硕士研究生教师2人。在校学生由1964年的两个班80名发展到如今的45个班近2000名。
2004年,金秋十月,杭外迎来自己四十华诞。四十年的风雨历程,磨洗出杭外人的品格;四十年的执著追求,铸造出杭外的精神;四十年的耕耘不辍,更是成就了杭外的辉煌!
回眸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杭外清楚地知道过去的辉煌更是今天的动力。这一切成绩的获得,更是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鼎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真诚关怀。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面对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厚望,杭外人倍感责任之重大。全体杭外人将铭记这一切,化压力为动力,打造杭外品牌,超越自我,努力续写那属于杭外的光荣和辉煌!
志存高远的杭外人开启了新的征程,一片新的灿烂正从小和山麓冉冉升起!
杭州外国语学校倡导素质教育,为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举办了体育节,外语节,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五大节日.还有非常频繁的出国交流和外国姐妹学校来访的机会.学校的老师敬职敬业,和学生相处如朋友.倡导在快乐的环境中提高学习成绩,而不是采用题海战术.学校历年来的本科上线率都是100%.
衢江区实验中学的其他活动
第三届体育节隆重开幕
10月20日上午,伴随着衢江区实验中学校长助理完国锋宣布本届体育节开幕的口号,该校第三届体育节暨第七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隆重开幕,这是该校每年一度的体育盛会。
八点三十分,衢江区实验中学体育节准时开幕。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各方阵代表队入场式开始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国旗、会徽和彩旗队方阵的同学们,他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本届运动会会徽由文字七变形而成,它向全体师生展示着本届体育节“挥动激情、放飞梦想”的风采。36面彩旗迎风飘扬,代表着该校由36个班级组成。紧接着是各班运动员代表队,他们着装整齐、步伐矫健,喊着响亮的口号,充分展示出实验中学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入场式结束以后,衢江区实验中学校长张有明致开幕词,衢江区教育局领导讲话。运动动员代表、裁判员代表宣誓。开幕式最后一项是学生武术和跆拳道表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博得了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
为期三周的体育节以“我运动,我快乐,我成长”为宗旨,将进行以第七届田径运动会为主项目,包括班级篮球对抗赛、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跆拳道操比赛等。
近两年来,衢江区实验中学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跆拳道为教学特色,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体育成绩斐然。该校连续三年在区运动会上获得多项团体第一;跆拳道队荣获2009年衢州市跆拳道比赛团体总分第三名、2010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乒乓球队、体操队多次荣获市、区各类比赛第一名 。
第四届体育节隆重开幕
“我宣布,实验中学第四届体育节暨楷亚杯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开幕”。10月13日上午,伴随着衢江区实验中学副校长徐建平一声嘹亮的口号,该校第四届体育节暨“楷亚杯”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隆重开幕,这是该校每年一度的体育盛会。
八点二十分,体育节准时开幕。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各方阵代表队入场式开始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国旗、会徽和彩旗队方阵的同学们,他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本届运动会会徽由数字8变形而成,代表我校第八届运动会。数字“8”与上方的一抹红象征着燃烧的火炬,表达着我校运动健儿火一样的激情。数字“8”又是一个体育运动员的造型,犹如在跳远,又如在冲刺……表达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39面彩旗迎风飘扬,代表着该校由39个班级组成。紧接着是各班运动员代表队,他们着装整齐、步伐矫健,喊着响亮的口号,充分展示出实验中学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入场式结束以后,衢江区实验中学校长张有明致开幕词,衢江区教育局刘荣富副局长、区体育局赖新华副局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然后是运动动员代表、裁判员代表宣誓。开幕式最后一项是学生武术和跆拳道表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博得了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
为期一个月的体育节以“运动点燃激情,拼搏展示实力”为宗旨,将进行以第八届田径运动会为主项目,包括班级篮球对抗赛、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
近两年来,区实验中学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跆拳道为教学特色,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体育成绩斐然。2009年该校被市教育局评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第四批体育特色学校”; 校跆拳道队先后获2009衢州市第三届全民运动团体总分第三名、2010市跆拳道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浙江省首届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跆拳道比赛团体总分第5名;校兵乓球队获浙江省第二届中学生乒乓球联赛,初中组女子团体第三名;校运动队在第26届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12岁组、13-14岁组两个团体第一名;邵立彦同学代表衢州市参加浙江省第10届青少年运动会夺得了女子60米金牌、100米银牌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