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卡青年队历史最佳阵容-博卡青年队联赛成绩

tamoadmin 2024-11-22

1.世界俱乐部杯赛的历届成绩!

2.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有多传奇?

3.马拉多纳的双面人生

4.阿根廷足球疯子是谁 事迹讲一下

世界俱乐部杯赛的历届成绩!

博卡青年队历史最佳阵容-博卡青年队联赛成绩

世界俱乐部洲际杯是欧洲足联和南美足联1960年创立的,由欧洲俱乐部冠军和南美俱乐部冠军进行洲际两回合比赛,后期纷争不断,1980年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对该项赛事提供赞助,比赛也改为在日本东京一场定胜负,洲际杯就此改名为丰田杯。

1960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胜乌拉圭佩尼亚罗尔队,0:0、5:1

1961年乌拉圭佩尼亚罗尔队胜葡萄牙本菲卡队,1:0、1:2、5:0

1962年巴西桑托斯队胜葡萄牙本菲卡队,3:2、5:2

1963年巴西桑托斯队胜意大利AC米兰队,2:4、4:2、1:0

1964年意大利国际米兰队胜阿根廷独立队,0:1、1:0、2:0

1965年意大利国际米兰队胜阿根廷独立队,3:0、0:0

1966年乌拉圭佩尼亚罗尔队胜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2:0、2:0

1967年阿根廷竞技队胜苏格兰盖尔人队,0:1、1:0、2:1

1968年阿根廷普拉塔大学生队胜英格兰曼彻斯特联队,1:0、1:1

1969年意大利AC米兰队胜阿根廷普拉塔大学生队,3:0、1:2

1970年荷兰费耶诺德队胜阿根廷普拉塔大学生队,2:2、1:0

1971年乌拉圭国民队胜希腊帕拉辛内科斯队,1:1、2:1

1972年荷兰阿贾克斯队胜阿根廷独立队,0:1、3:0

1973年阿根廷独立队胜意大利尤文图斯队,1:0

1974年西班牙马德里竞技队胜阿根廷独立队,0:1、2:0

1975年无比赛(联邦德国拜仁慕尼黑队拒绝参加比赛)

1976年联邦德国拜仁慕尼黑队胜巴西克鲁塞罗队,2:0、0:0

1977年无比赛(利物浦队拒绝参加比赛)

1978年阿根廷博卡青年队胜联邦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队,2:2、3:0

1979年巴拉圭奥林匹克队胜瑞典马尔默队,1:0、2:1

(注:世界俱乐部杯足球赛采取主客场制以净胜球决定胜负。如两场比赛进球数相等,则需在第三国加赛一场,双方再战成平局,最后以互踢点球决胜负。)

以下为丰田杯足球赛:

1980年乌拉圭国民队胜英格兰诺丁汉森林队,1:0

1981年巴西弗拉门戈队胜英格兰利物浦队,3:0

1982年乌拉圭佩尼亚罗尔队胜英格兰阿斯顿维拉队, 2:0

1983年巴西格雷米奥队胜联邦德国汉堡队, 2:1

1984年阿根廷独立队胜英格兰利物浦队, 1:0

1985年意大利尤文图斯队胜阿根廷阿根廷青年队,2:2(点球4:2胜)

1986年阿根廷河床队胜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星队,1:0

1987年葡萄牙波尔图队胜乌拉圭佩尼亚罗尔队,2:1

1988年乌拉圭国民队胜荷兰埃因德霍芬队,1:1

1989年意大利AC米兰队胜哥伦比亚国民竞技队,1:0

1990年意大利AC米兰队胜巴拉圭奥林匹克队,3:0

1991年南斯拉夫红星队胜智利科洛科洛队,3:0

1992年巴西圣保罗队胜西班牙巴塞罗那队,2:1

1993年巴西圣保罗队胜意大利AC米兰队,3:2

1994年阿根廷萨斯费尔德队胜意大利AC米兰队,2:0

1995年荷兰阿贾克斯队胜巴西格雷米奥队,0:0(点球4:3胜)

1996年意大利尤文图斯队胜阿根廷阿床队,1:0

1997年德国多特蒙德队胜巴西克鲁塞罗队,2:0

1998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胜巴西的达伽玛队,2:1

1999年英格兰曼彻斯特联队胜巴西帕尔梅拉斯队,1:0

国际足联为了更加规范管理世界性的足球赛事,吸收各大洲俱乐部冠军球队参加,真正体现洲际杯的世界性,在2000年取消丰田杯赛,举办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冠军杯(FIFA Club World Championship).这是是一项由国际足协主办,来自六大洲最顶级的球会参与的国际性足球锦标赛。首届世界俱乐部冠军杯於2000年1月在巴西举行.

2000年阿根廷博卡青年胜西班牙皇家马德里,2:1

2001年德国拜仁慕尼黑胜阿根廷博卡青年,1:0

2002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胜巴西奥林匹亚,2:0

2003年阿根廷博卡青年胜意大利AC米兰,1-1,点球胜

2004年葡萄牙波尔图战胜哥伦比亚卡尔达斯,8:7,点球胜

2005年巴西圣保罗战胜英格兰利物浦, 1:0

2006年巴西国际战胜巴塞罗那, 1:0

2007年ac米兰战胜博卡青年,3:1

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球王马拉多纳的一生有多传奇?

马拉多纳走了。

这个此前心脏已多次出现问题的传奇球星,在离开心爱的绿茵场20年之后,正式与人间挥手作别。

和梅西一同被称为“潘帕斯雄鹰”的他,享年60岁。

一生从底层奋斗至云端,又在云端飘摇碰撞,收获了半杯批评,半杯赞美。

从球员的层面,马拉多纳是个地道的天才;

以一个纯粹的“人”的角度,这位“球王”的一生,始终勾勒着一个底层孩子走到镁光灯下的惴惴不安。

小时候,医生不让马拉多纳踢球,他怕这个小家伙的心脏受不了。

但是,马拉多纳太喜欢足球了,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民区菲托里奥,马拉多纳的母亲每天都跟他说:

“你要是去踢球,5点以前太阳落山的时候一定要回来。”

每次听到这话,年幼的马拉多纳就程式化地回复妈妈:“好了好了,你就放心吧。”

马拉多纳童年的球伴是自己的表哥贝托和一群黑人兄弟,他们每天一起奋战在下午2点钟火辣辣的太阳底下。

一点没觉得难受,一点不担心中暑,心里面想的只有两个字——进球。

当时的马拉多纳对足球痴迷到什么程度?

有一段时间,他对周围球状的东西变得特别敏感,每次都能找到类似橙子、布团、纸团这样的东西,用来作足球用,这样消磨时间再快乐不过了。

那会儿,马拉多纳和兄弟们,还常常去一个叫阿尔西纳的地方。

那里卖披萨,马拉多纳说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披萨饼”。

它有多美味不可知,但和小伙伴们凑钱买一张再一起分食的滋味,大概跟吃到珍馐美味也差不了多少。

那时候,关于足球,关于兄弟,全是美好的回忆。

但离开球场的一切,却是坚硬且有些残酷的。

马拉多纳家里有3间小屋子,其中两间是卧室,一间属于父母,一间属于他们兄弟姐妹8个,算起来,每个人大概有2平米。

屋子不扛雨,每次下大雨,屋里就滴滴答答,一年不比屋外小。

水源也不充足,平日里,马拉多纳们要提着20公升的空油桶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水打回来,是给妈妈做饭用的,男孩子只能用水洗洗脸和擦身子。

用马拉多纳的话说:“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欢乐,也没有什么令我们激动。”

当然,除了足球。

9岁的时候,马拉多纳加入了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后备队。

年纪不大,却早早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马拉多纳的天赋究竟有多耀眼呢?

他的恩师弗朗西斯曾经一脸严肃地问他:"小孩子,你是1960年出生的吗?"

这话急得马拉多纳掏出了身份证。

引起弗朗西斯怀疑的不是马拉多纳的身材,而是他超乎同龄人的,对足球的理解与把控。

他的动作,飘逸灵动,射门的方式极具想象力,收放自如,俨然是球场上的诗人。

这样的能力,太不9岁了。

那个时候,马拉多纳和他的球队一口气赢了136场比赛。

在老师和对手们的调教下,他的球技在一天天地精进。

但这时,马拉多纳一家依然是拮据的,父亲开渡船运送家畜、到化工厂里打工,勤勤恳恳也仅能勉强维持家用。

不过,很快,他就可以摆脱这种境况。

1975年8月14日,15岁的马拉多纳升入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成年队。

从那天起,他告诉爸爸:“可以退休了。”

当时的阿根廷,是一个干涸的国度,需要火焰来点燃鲜艳的颜色。

马拉多纳就是那一团最炽热的火,没有人比他更能肆虐,更能燃烧。

1978年,年仅17周岁的马拉多纳就以26粒进球夺得阿根廷甲级联赛最佳射手,成为阿甲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射手。

1975-1981,在青年人队的5年时间里,马拉多纳的成绩单是这样的:

出战166场,打入116球,3次阿根廷年度最佳射手,3次阿甲联赛最佳射手,2次阿根廷全国锦标赛最佳射手。

完美到令人咋舌。

之后,他转会博卡青年队,随队拿下阿甲联赛的冠军,在40场比赛中破门28次。

当时,是个球迷都清楚,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已经展开了强健的羽翼,正准备刮起一阵飓风。

马拉多纳所到之处,球迷欢呼呐喊,迎接这位球场“新帝王”。

仅一年后,马拉多纳就以900万美金的惊人转会费,投入“银河战舰”巴塞罗那的麾下。

英雄,来到开阔的战场,施展拳脚再也不用畏畏缩缩了,然而,马拉多纳在巴萨的境遇却不算美好。

在这里,他先是染上肝炎,休养了3个月。

复出之后,噩梦又来了。

1983年9月24日,西甲联赛,在对阵毕尔巴鄂的比赛中,马拉多纳刚为队友阿隆佐送出一记精妙的助攻就遭到对方的报复。“屠夫”戈耶科切亚,一个飞铲直奔马拉多纳,一脚下去后,马拉多纳痛苦地捂着脚栽倒在地上。

赛后确诊,他的左脚脚踝粉碎性骨折,小腿骨上打入了两颗钉子,又得休养很长时间。

在巴萨的2年里,马拉多纳缺阵高达7个月,但仍创下出场58次,打进38球的成绩,堪称怪物。

1984年,他终于和巴萨不欢而散,以750万美元的转会费转投意大利那不勒斯队。

这支球队在马拉多纳加盟之前,已经53年不曾夺冠,是一支挣扎在保级边缘的小球队。

当时巴萨交易马拉多纳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觉得把马拉多纳送到这样一支意大利南方球队,可以避免他成为巴萨的劲敌,深层里是料定那不勒斯掀不起风浪。

但是,他们显然太低估马拉多纳了。

1987年,马拉多纳率领那不勒斯赢下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

1989年,欧洲联盟杯冠军;

1990年,第二次意甲冠军。

把那不勒斯从鱼腩球队转变为夺冠劲旅,从“巴萨弃子”到“那不勒斯的英雄”,马拉多纳只用了3年时间。

同时,他在国家队的成绩也是耀眼到吓人。

1977年,16岁零120天的马拉多纳成为了阿根廷最年轻的国脚;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小组赛对阵匈牙利,马拉多纳梅开二度,率领球队4:1大胜;

1986年最是经典,与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下半场,马拉多纳干了两件牛逼哄哄的事情。

面对0:0的僵局,他先是祭出“上帝之手”,在比他高出整整20公分的守门员希尔顿头顶用左手把球点进了球门。

由于他身材精悍动作极其隐蔽,进球后还狡猾地示意队友们过来庆祝,巧妙地迷惑了裁判,使得这个违规之球变成好球。

赛后,马拉多纳说这个球: “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脑袋”<A little of the hand of God, and a little of the head of Maradona>

之后,他又带球过半场,像一条迅捷的蛇,转瞬突破霍德尔、列特、森臣、毕查、芬克尔和刚被整过一次的守门员希尔顿,然后把球射入,轨迹宛如一道白色闪电。

这个“一挑六”,后来被评为足球史上最佳进球。

那场比赛阿根廷2:1战胜了英格兰,并最终夺得那届世界杯冠军,马拉多纳也拿下金球奖。

但是他的好运,似乎在1990年就戛然而止。

这一年,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在世界杯决赛上以一球之差负于西德队。

不久后,马拉多纳在与巴黎队的意甲比赛后,被尿检出可卡因。

那时那不勒斯的队医根本不愿相信,又请来两名医生对马拉多纳进行检查,结果还是阳性。

霎时,这位球场上啥都可以的金童,遭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形象危机,另一张隐匿在“球场胜利者”外表下的面孔,已经隐隐作现。

事实披露,马拉多纳的史早从巴塞罗那时期就已经开始,已近10年时间。马拉多纳描述他的原因,是“希望感觉一下生活”。

因为常年的训练与比赛,不可避免地压力巨大,所以必须找一种舒压的渠道。

最后,意大利足协纪律检查委员会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讨论,决定对马拉多纳实行禁赛15个月的处罚。

马拉多纳说:“国际足联的举动,砍断了我的一条腿。”

15个月后,马拉多纳解禁,他再度以750万美元的价格,转会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队。

到这里为止,马拉多纳职业生涯至少经历了3次高额转会。

第一次是博卡到巴萨900万,第二次巴萨到那不勒斯750万,第三次那不勒斯到塞维利亚750万。

3次转会费都极其高昂,可奇怪的是,当球员的马拉多纳财政情况却并不乐观。

当初从巴萨转会到那不勒斯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濒临破产。所以才不假思索地(签约现场,他几乎没看合约条目,甚至还打着哈欠)签下那份750万美元的大合同。

之后,也不时爆出财政危机的传闻。

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跟马拉多纳的秉性有关,他曾说:“要比疯狂,没人能比得过我。”

成名之后的马拉多纳,开始放浪形骸,生活糜烂到难以想象。

他不再是那个和兄弟姐妹们挤在逼仄房间里的小孩,世界向他露出了另一张脸,告诉他可以为所欲为。

他花巨额资金装修自己的豪宅,建了室内游泳池,室外喷水池,把各种肤色的女人弄到家里开party,有一次竟和朋友们同几位在酒后滚到了游泳池里胡闹。平日里出入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更是家常便饭,他不仅喜欢还常在里对女人动手动脚。

马拉多纳公开的情人就有3个。

最小的奥利瓦比他整整小了30岁,坊间传闻马拉多纳每个月给奥利瓦的零用钱就是2.5万欧元,除此之外,他还送了奥利瓦一栋房子,为奥利瓦整了容、求了婚。

结交的女人多,私生子也就多,有一次醉酒后,马拉多纳竟跟旁人夸口说他曾和600个女人生下500个私生子。

事实当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根据他的传记作者吉列姆·巴拉格调查,他的孩子至少有11个。

因为这样放荡,和马拉多纳青梅竹马的克劳迪亚终于无法忍受,在2003年和他离婚。之后,她更是起诉马拉多纳在婚姻内多次不忠行为伤害自己。

搞笑的是,马拉多纳在自传《我是迭戈》里用了整整13个章节来写这位前妻,还说出:

“她像一台电脑那么聪明,像一个吻那么甜蜜,她是母亲,也是妻子,是小妞,也是恋人。我不喜欢拿她和任何人比较,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是珍宝,是我的珍宝。”

果然,男人有钱就变坏?

除了女人和毒品,马拉多纳在朋友身上也是挥金如土。

到巴萨踢球的时候,马拉多纳身边一直跟着个烦人的“马拉多纳集团”,这些人当中除了马拉多纳的父母、医生、保镖外,就是一帮儿时的狐朋狗友,他们几乎跟食客差不多,吃马拉多纳的,喝马拉多纳的,到各种娱乐场所去嗨皮,也是马拉多纳买单。

他们还常常簇拥着马拉多纳,把他像国王一样拱到去,在那里自然又有无数乐子可找,至于钱?

有马拉多纳在,他们完全不用担心。

毒品、女人、损友、酒精。

这些东西不停地腐蚀着马拉多纳的钱包,也腐蚀着他的灵魂。

我想,当年那个走很远的路去阿尔西纳吃“全世界最好披萨”的少年,大概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变成这样的人。

1991年之后,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已经相当地不堪。

1994年美国世界杯前夕的尿检,马拉多纳再次呈阳性,又被处以15个月的禁赛。

属于他的时代,在不断的撕扯中渐渐远去。

1997年,马拉多纳结束了职业球员生涯。

后来他做过教练,当过主持人,体重一度飙升到120公斤。

但这却给了人们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视角去评判他的职业生涯。

2020年11月25日,马拉多纳因为心脏骤停,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马拉多纳去世后,阿根廷足协po文说:

“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阿根廷准备全国哀悼3日)

这几乎是对他一生的盖棺之论。

过去的60年里,人们谩骂过马拉多纳,也曾为他的堕落扼腕,还无数次把他的不检点作为反面教材。

父母教育孩子,如果不善理财,如果意志薄弱,如果沉迷酒色,就会落得马拉多纳式的下场。

网友们把他年轻时和现在的大腹便便照做比对,一边叹息一边嘲笑。

可即使如此,他们终究不会抹杀一代球王对足球运动的贡献。

2001年,在“20世纪最佳球员”的票选中,他的得票率高达53.6%。

球迷们始终清楚,荒唐的是马拉多纳,不是那个身披10号球衣的阿根廷英雄。

所以2001年,马拉多纳踢完最后一场球,告别球场前,他说:

“我犯了错,但是足球没有错。”

身后,是暴雨一样的欢呼声。

他的一生凭天赋从底层走到上流,却也为繁华所啃噬,犯下了无数过错。

看见他的卑俗,承认他的伟大,这两部分,是马拉多纳一生所展现的人性之真实。

同时,也彰显了西方价值评判体系里,最可爱的部分。

马拉多纳的双面人生

巴西球星贝利凭借自己精湛的足下功夫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代“足球之王”,退役后他又当选了巴西政府的 体育 部部长,创造了人生的又一辉煌。那么第二代球王的桂冠应当属于谁呢?人们自然会想到阿根廷球星“迭戈·马拉多纳”。是的,作为新一代的球王,他的确当之无愧。不过,与第一代球王贝利相比,马拉多纳的人生可谓是一波三折,被人们公认为是20世纪最富争议的足坛怪杰。

马拉多纳,身材不高却壮如铁塔,在绿茵场上技艺精湛,斗志顽强。比赛场上,他不仅是全队的发动机,而且常常力挽狂澜。他的左脚保险费高达3000万美元,因为其相关球技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控球、盘球、射门技术均天下无双。法国足坛巨星普拉蒂尼这样称赞马拉多纳,“我在球场上所能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像摆弄一个橘子一样毫不费力。

1960年10月30日,马拉多纳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贫寒家庭,兄弟姐妹8人,自己排行第5。从小他就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穿街走巷地踢足球。这可是南美足球明星的一大特色经历。由于国家物质条件艰苦, 社会 贫富悬殊,足球基础设施很差,酷爱足球运动的大多数下层居民只好把街巷当成球场,把路灯当成障碍,练习球技。球王贝利就曾经做过街头小球王,而马拉多纳9岁时就已经是街头小球王了。早上他带着足球上学,晚上他抱着足球睡觉。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历练,由于身材矮小,马拉多纳几乎与职业足球生涯无缘。13岁的时候,马拉多纳这位球场千里马总算碰到了一位独具慧眼的伯乐,他被允许参加当地的一支少年足球队。果然他表现不俗,带领该队创下140场不败记录。1976年10月20日,年仅15岁的马拉多纳代表阿根廷青年俱乐部首次亮相国内甲级联赛,8场比赛共进12球,被评为全国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1980年、1981年马拉多纳连续两年被评为南美最佳球员。

1981年,他所在的博卡青年队获得了国内联赛的冠军。

由于在绿茵场上的天才表现,1977年马拉多纳被选人了阿根廷国家队,从此开始了他打遍五大洲的足球生涯。1979年,第2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上,马拉多纳初次亮相国际足坛,便表现出非凡的球技,最终帮助阿根廷队以6战6胜的成绩夺得了该届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冠军,马拉多纳被评为最佳球员。在球场上,他动作敏捷,善于捕捉战机,巧妙地突然启动,突破对方防守,在快速运动中当机立断,准确射门。许多人至今都难以忘怀马拉多纳留给世界球迷的第一次经典场面——那是在阿根廷和原苏联进行的决赛,足足80分钟过去了,比分仍是1:1.终场前10分钟永远是多梦时刻,身披10号战袍的马拉多纳中场推球疾走,几位原苏联后卫先后上前,均如螳臂当车,望尘莫及,只得目送马拉多纳冲入禁区。对方门将猝不及防,马拉多纳已起脚劲射——就是这关键的一脚,把阿根廷队踢上了冠军宝座。赛后,世界各国都刮起了10号球衣风,号称“马拉多纳旋风”。1982年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阿根廷迎战欧洲“红魔”比利时。马拉多纳单刀独对比利时6名队员的防守。那6名比利时人用惊恐的目光注视着马拉多纳的一举一动,好像面前不是一个球员而是一头防不胜防的魔兽。一个球队用半数以上的人盯防马拉多纳一人,这恰恰是对马拉多纳实力最恰当的认可。1984年他从西班牙转会意大利那不勒斯队,使原本不出名的那不勒斯队一举成为联赛冠军,并协助那不勒斯夺得了一次欧洲足总杯冠军、一次意大利杯和一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为此,他赢得了那不勒斯队球迷们的爱戴,球迷们称他为“足球之神”。

拉美足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队员的个人球技十分突出,这与欧洲的讲究队伍配合的传统风格迥然相异,马拉多纳就是拉美足球风格的杰出代表。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是马拉多纳演绎拉美足球艺术的顶点。在这次世界杯比赛期间,马拉多纳大放异彩,以队长的身份,统领球队全力以赴,以高超的技艺和不屈的意志一路冲杀,为阿根廷再次夺得世界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个人不仅打入5球,而且助攻5次,凭借令人眼花缭乱的球技和大将气魄,征服了亿万球迷,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新球王,最终他被评为这届世界杯赛最佳球员。

然而就在对英国四分之一决赛中,他创造了被后人讥讽为“上帝之手”的进球。当时阿根廷落后一球,马拉多纳带球连过数人之后斜传队友,然后自己冲入禁区高高跃起准备接队友传球顶射,无奈身高有限,眼看球要落地,情急之中他佯装头顶,实际却用手轻轻拨了球一下,足球飞人球网。由于裁判没有看清,判进球有效。5分钟后,他连续控球30秒,晃过对方多名队员的防守,又一次从自己的半场把球带到了英国队的

门前,然后拔脚怒射,球直穿网窝,阿根廷队最终胜出。就在这粒球被誉为世界足球史上的最佳进球之时,比赛结束后的录像片却把马拉多纳所谓“上帝之手”伎俩公之于世,整个足坛震惊了,英国球迷尤其愤怒,谴责这种足球流氓行为。直到2002年,英国网民评出的全球大骗子排行榜,马拉多纳仍然位居第二。“上帝之手”给这位世界球王的人格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1991年,马拉多纳在帮助阿

根廷夺得14届世界杯亚军的第二年药检中,居然被检查出服用过可卡因,这可是远比服用兴奋剂还要耸人听闻的行径。于是,马拉多纳涉嫌与黑 社会 有染的消息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遭到曝光,世界足协立刻下令禁止马拉多纳参赛15个月。热爱马拉多纳的各国球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心爱的球王会有如此拙劣的行为。正处于事业巅峰的马拉多纳,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疑惑了。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马拉多纳——“双重人格”。球场使他的人生大放异彩,生活却使他的人生遭人唾弃,这种性格缺陷早在1982年世界杯对巴西队的比赛中就可见一斑。在那场被巴西队淘汰的比赛中,马拉多纳被盯防他的对方队员所遏制,以至最后恼羞成怒,故意上前推搡,结果被红牌请出球场。由于自小条件艰苦没有好好学习,马拉多纳的文化素养十分低下,日常生活也没有规律,导致没有正常的兴趣爱好,因此、混黑 社会 等种种贫民窟孩子特别容易沾染的习气,最终占据了他的业余生活。马拉多纳创造的“上帝之手”水落石出多年以,他还大言不惭地对英国公众说:“不是上帝之手,是马拉多纳之手!”

1997年10月29日,马拉多纳率领博卡青年队迎战老对手河床队,以2:1完胜对手,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联赛赛场。2001年10月10日,在博卡青年队的主场,阿根廷人为马拉多纳美丽但褒贬不一的25年足球生涯举行了告别比赛。遵循惯例,身穿10号球衣的马拉多纳率领国家队战胜了世界明星队。

马拉多纳曾经凭借他从贫民窟腾飞的丑小鸭身份、优越的天赋、失败的泪水以及坚强的意志赢得世人的钦佩,又以他超群的足球天赋和不凡的球技赢得全世界的球迷的爱戴,但也以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让球迷和观察家们扼腕叹息。他在自传里说:“在我眼里,只有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家庭,我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我只想过好一天是一天,我周围有无数的朋友,无数人每天围着我,我妻子无条件支持我,我两个女儿如我梦中想像的一样可爱。更重要的是,整个阿根廷都尊敬我,我也为之疯狂。”人们说足球是圆的,什么都可能发生,这或许正是足球和马拉多纳的魅力所在吧。

阿根廷足球疯子是谁 事迹讲一下

个人简介 姓名:马丁·帕勒莫(Martin Palermo) 现效力球队:博卡青年 帕勒莫将自己在博卡的进球传输到了阿根廷国家队,在国家队最需要的时候,在洪水淹到了马拉多纳的脖子的时候,是帕勒莫站了出来,他将德米凯利斯创造的得分良机转化为了进球,门前近距离的补射看似轻松,实则需要屏气凝神的冷静。3分钟前,对手扳平比分 ,阿根廷一度跌入深渊,但终场前的滂沱大雨中,帕勒莫给阿根廷送来了希望,他的进球保住了马拉多纳项上的人头。38.9米外的这个进球,创造了阿根廷甲级联赛历史上最远头球纪录,但还无法刷新世界纪录。据阿根廷媒体考证,距离最远的头球破门发生在07年英格兰第九等级联赛中,当时霍尔克队的卡普斯迪克在52米外头球破门。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帕勒莫于1973年11月7日出生在阿根廷拉普拉塔市,这位船舶机 马丁·帕勒莫械师的儿子和谢洛托同在拉普拉塔市郊的同一家青年训练营学习足球,也同时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功课,随后他们又都被这所学校开除。当他们成为职业球员后,两人开始分道扬镳。谢洛托加入了拉普拉塔吉姆纳西亚队,而帕勒莫则选择了拉普拉塔大学生队。? 帕勒莫自1992年为大学生队首次披挂上阵后,五年里攻入了33个球。1997年,他以230万英镑的价格被卖到了博卡青年队。? 帕勒莫在博卡队的开始阶段过得并不舒心。前博卡队主帅赫科托.维拉并没把他放在眼中。大多数时候,帕勒莫都是在替补席上度过的。博卡球迷对这位挂着耳环、染着黄毛、土里土气相貌酷似好莱坞“大众情人”李纺·吉尔的傻小子也并无好感,在他们眼中,帕勒莫是个十足的乡巴佬,球迷甚至骂他“卷毛狗 ”、“疯子”、“中看不中用的木桩”,但很快帕勒莫就让球迷们闭嘴。,1997年10月,在博卡青年队与老对手河床队的比赛中,他的一记关键入球使博卡以 2比1获胜,帕勒莫也由此在博卡队开始走红。最后博卡队以一分之差与联赛冠军无缘。 在1998年,在代表博卡队参加的53场正式比赛中,他头顶脚踢一口气攻进43球,为球队第17次夺得联赛冠军立下汗马功劳。这一年,他还获得了最佳射手,打破了阿根廷联赛进球纪录,赢得了“南美足球先生”的称号。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1999年对帕勒莫来说是那样的不幸!悲剧性的故事一件接着一件向他袭来:首先是在联赛中面对奇拉维特的挑衅失去理智,大吼大叫被裁判逐出场外,惨遭禁赛。紧接着,在4月份的一场比赛中,进球后的帕勒莫兴奋过了火,竟当众扒下自己的球裤以示兴奋,此举遭到很多人的非议,有人更是以“展示”和“煽动暴力”为由将其告上了法庭,这件事的另一个恶果是,很多人都认为帕勒莫可能真的有点儿“疯”,所以原本打算以2000万美元将其买下的西班牙马德里竞技队,因为担心帕勒莫这种古怪的脾气会给球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便放弃了这次收购行动。 于是,郁闷的“疯子”想利用首次进入国家队的机会,在接下来的美洲杯赛上好好表演一番,但或许是“欲速则不达”,在对哥伦比亚的比赛中,他竟然中邪一般连续射失三个点球,导致球队以0:3败北。而一场比赛连续射失三个点球,也在绿茵场上留下了一个令人发笑的话柄。 不过,最可怕的事是在年底的时候来临了,在11月份与科隆队的一场联赛中,当帕勒莫还没来得及为自己打进联赛的第一百粒进球欢呼时,他就已经被担架抬到了场下,“十字韧带严重受伤,要休息10个月。”医生检查的结果让这个值得同情的男人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消息传出,博卡青年俱乐部的股票一下子掉了10个百分点,而原本看到帕勒莫就嘴里流口水的拉齐奥和AC米兰两家俱乐部更是赶快逃之夭夭。可怜的“疯子”最终在病床上度过了这个噩梦一般的1999年。 但疯子恢复速度是非常快的,当他5月份出现在南美解放者杯的四分之一决赛对老冤家河床队的赛场上时,比预期的时间要提前了两个月。在这场比赛中,帕勒莫利用自己仅有的15分钟上场时间打进一球,将博卡青年送入了半决赛。 进球之后的他对着摄像机镜头疯狂地大吼:“我回来了!” 帕勒莫的复出无疑再次让那些欧洲大牌俱乐部的老板们打起了他的主意,最终他转会去了西甲的比利亚雷亚尔。然而去了欧洲的疯子却始终未有上佳表现,无论是之后在贝蒂斯还是西乙的阿拉维斯。赛季后,疯子终于又回到了糖果盒,续写着疯子的传奇。 2010年南非世界杯南美预选赛倒数第2轮,阿根廷在第92分钟凭借帕勒莫的进球暂时逃过了预选赛被淘汰的厄运,帕勒莫堪称本场比赛的英雄人物。主帅马拉多纳更是称他为“圣帕勒莫”。 [编辑本段]创造历史 这一幕发生在博卡青年与萨斯菲尔德的比赛中, 马丁·帕勒莫里克尔梅65分钟的进球帮助博卡将比分扳为2比2平。74分钟,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当时博卡后场大脚长传,萨斯菲尔德门将蒙托亚冲出禁区解围。 蒙托亚解围时没能踢正部位,皮球没能飞到前场,而是飞到了中圈弧顶的帕勒莫面前。由于皮球飞向高度正好和帕勒莫身高相似,疯子下意识的头球向前一顶。在禁区外的蒙托亚已经无可奈何,他只能看着皮球滚入身后的空门。 38.9米外的这个进球,创造了阿根廷甲级联赛历史上最远头球纪录,但还无法刷新世界纪录。据阿根廷媒体考证,距离最远的头球破门发生在07年英格兰第九等级联赛中,当时霍尔克队的卡普斯迪克在52米外头球破门。在帮助博卡完成逆转之后,帕勒莫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阿根廷国家队的比赛中。阿根廷队将接连迎战秘鲁和乌拉圭,在这两场生战中,梅西的首发位置不可动摇,帕勒莫则将与伊瓜因竞争另一个主力射手名额。 [编辑本段]疯子进球 阿根廷对秘鲁的比赛进入到第下半场第48分钟,在狂风暴雨中,帕勒莫禁区内攻入了一记价值连城的进球,“疯子”的进球将阿根廷退出绝境,蓝白军团也保留了进军南非世界杯的希望。在帕勒莫取得进球后,马拉多纳已经顾不上自己教练的身份,用了一个夸张的草地胸部滑行动作,来发泄自己的郁闷。马拉多纳赛后依然激动不已,他对帕勒莫是大赞特赞,甚至给后者“封圣”,“当我喊来帕勒莫,通知他上场的时候,我就看着他,请求他:这次你上场,能不能和之前很多次一样,书写一次历史?说实话,我们没有想过秘鲁会追平比分,但幸运的是‘圣帕勒莫’出现了,他给了我们生命。” “帕勒莫奇迹”、“帕勒莫拯救阿根廷”、“疯子进球拯救蓝白军团”、“帕勒莫再给阿根廷90分钟的生命”、“帕勒莫进球,阿根廷绝处逢生”、“帕勒莫拯救马拉多纳”、“马丁·帕勒莫:一个英雄,一个阿根廷足球的神秘人物”、“心脏病病人不宜观看:帕勒莫终极拯救”、“阿根廷的痛苦胜利,现在阿根廷的上帝是帕勒莫”,“疯子”帕勒莫引发了媒体海啸,赛后,但凡报道阿根廷与秘鲁之战的,帕勒莫都是报道的主角,很显然,这个过去郁郁不得志的中锋,在自己进入到职业生涯最后阶段的时候,却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 帕勒莫最神奇的,不是让马拉多纳忘乎所以地在积水的草地上胸部贴地滑行,而是让博卡的敌河床的纪念碑球场全场欢呼:“帕勒莫!帕勒莫!”,有不少的河床球迷也为帕勒莫欢呼,这是无法想象的。这样的奇迹或许只有帕勒莫能做到,帕勒莫赛后在场地中央高举双手享受球迷欢呼的一幕,感人至深。“圣帕勒莫”拯救阿根廷队的壮举,让河床球迷忘记了帕勒莫的俱乐部背景,忘记了与博卡俱乐部的世仇,能容纳7万多人的纪念球场,这一刻不再将帕勒莫当成敌。一位河床球迷在接受阿根廷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们自己也觉得这难以置信:“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为帕勒莫的进球欢呼,哪怕是他在国家队取得进球。但这次我们不但欢呼了,而且还非常疯狂,这真是想象不到的。” [编辑本段]球场风采 帕勒莫给阿根廷足球带来了超强的凝聚力。事实上,早在阿根廷对秘鲁的比赛的上半场,纪念碑球场的看台上,就有球迷要求马拉多纳换下帕勒莫。下半场,帕勒莫终于披挂上阵,很快伊瓜因取得进球,帕勒莫却被对手撞出鼻血,但阿根廷球迷却称赞他如拳击赛般勇猛,称他“血染纪念碑”。在伊瓜因下场后,帕勒莫成为了阿根廷队的单前锋,阿根廷队一度失去对比赛的控制,帕勒莫也很少能接到队友的传球。秘鲁扳平比分给了阿根廷队一个意外打击,大雨、狂风、对手的撞击、比分上的不利,阿根廷陷入绝境,命运似乎要暗示些什么。但关键时刻,帕勒莫挺身而出,在最后一刻帮助阿根廷取得了比赛的胜利。马拉多纳赛后与帕勒莫仅仅拥抱,他要感谢“圣帕勒莫”对球队的拯救。 纪念碑球场对帕勒莫向来不怎么友好,但这一次,他连河床球迷都征服了。这两周,对帕勒莫来说是难忘的时光,阿根廷对加纳的比赛,他打入了一个进球,这让他成为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二老的进球球员,而几天之前,他又在阿根廷甲级联赛的比赛中,打入一记40米的超远距离头球。现在,他又打入了拯救阿根廷队的一球,阿媒体说,帕勒莫用这一个奇迹进球,将10年前在美洲杯上单场比赛3个点球不进的历史遗留郁闷给一笔勾销了。 帕勒莫赛后眼含热泪这是一个给人深刻记忆的时刻,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的职业生涯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过严重的受伤,十年未能入选国家队等等,但总的来说,还是好事多过坏事。我们现在要到蒙得维的亚去取得晋级的资格,阿根廷对乌拉圭有优势,优势不大,但总归是优势。我们会竭尽所能,让阿根廷进入世界杯。现在,帕勒莫期待着能在世界杯上书写辉煌,当然,蓝白军团首先得迈过乌拉圭这一关,而有了“圣帕勒莫”的存在,马拉多纳也可以放心许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