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焱为什么没参加奥运会-郭焱为什么没参加奥运会呢
1.2008奥运会乒乓球谁最厉害
2.女乒无核心丁宁再次挑大梁 她凭什么挤掉刘诗雯
3.郭跃为什么被国家队开除
2008奥运会乒乓球谁最厉害
北京时间1月3日,国际乒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08年乒乓球单打的首期排名,王皓、马琳和王励勤依然占据了男子单打的前三位;女子方面则变化较大,小将郭跃首次登顶,去年年终排名首位的张怡宁则下滑到了第二,李晓霞力压老将王楠排名第三。 在男单排名方面,前十名和去年最后一期相比没有任何变化,王皓、马琳和王励勤三人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这也意味着王皓和马琳将有可能直接获得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世锦赛冠军王励勤不得不成为“第三人”,参加随后的洲际预选赛。排名第四的是中国小将马龙,陈玘名列第7,小将郝帅由第13上升两位来到第11。 此外,德国选手波尔排第五,是排名最高的国外选手,白俄罗斯老将萨姆索诺夫紧随其后,韩国双雄柳承敏和吴尚垠分列第8和第9位,新加坡选手高宁占据了前十的最后一个位置。 而在女单方面则呈现出了很大的变化,萨格勒布世锦赛新后郭跃从原来的第三直接上升到了榜首位置,而盘踞女乒宝座长达5年之久的奥运冠军张怡宁则下降一位,这样,她们二人也有希望直接获得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乒联总决赛冠军李晓霞从上期的排名第四上升到了第三,成功跻身三甲之列,而尽管在年底的比赛中喜获大王者杯,但是因为在总决赛上不敌郭焱,王楠的排名从第二跌至第四。另外一名中国选手郭焱排名第五。
女乒无核心丁宁再次挑大梁 她凭什么挤掉刘诗雯
丁宁她在队伍里面比刘诗雯开朗,所以很受教练组喜爱,教练组倾向于保送她。而且历届奥运会派出的都是狠和稳两种风格的乒乓球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什么在最后时刻丁宁把郭焱换下,是因为那时候的李晓霞和郭焱所展现出来的特色都是稳,都能进决赛,所以用当时风头正盛的丁宁换下郭焱,希望她靠着自己的那股狠劲拿下大满贯。实际上决赛上,丁宁所展现出来的确实很稳,而李晓霞所展现出来的却是那股狠劲。这次李晓霞被贴上了狠的标签,那么剩下的刘诗雯和丁宁就要取其稳。相比之下,丁宁比刘诗雯在稳字上做的更好。
丁宁虽然和刘诗雯交手战绩差,但是对外不会连续几次输给同一个人。我不喜欢丁宁,我们私下里还称呼丁宁为“丁影后”,因为2015年的时候她确实装了,单打的时候,张怡宁解说的时候就说了丁宁可能是装的,双打的时候晓霞也笑她。她可能确实扭到了,但是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并没有伤经动骨,这些都是真的。丁宁打削球很费劲,虽然人高马大,并且很像男人,能退台,但是同样,她打球速度慢,而且旋转弱。她打削球经常要4:3才能赢。但是她近几年来暂时还没有输过削球。虽然打削球很累,但是只要不输,她和刘诗雯之间的差距依然不大。更何况,日本的伊藤美诚不参与单打,并且削球的选手也不多,所以,这个也并不能成为刘诗雯的一个优势。
评价完丁宁,就是聊聊小枣的问题。枣不能退台,偏偏主要的几个对手都能退台。然后小枣的速度很快,但是到了这种大赛的赛场上,紧张真的很容易影响运动员的发挥。2012年女单决赛,其实结果与丁宁被判罚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当时丁宁太紧张,没有晓霞放得开,于是很快就输了两局。丁宁每次落后很多的时候就要拿出她的下蹲发球,虽然我也想说一句,晓霞并不怕她的发球,晓霞已经很熟悉了。丁宁那个时候的优势其实是正手的对拉。但是丁宁太过依赖发球。我们乒乓球界有个说法,对于靠发球取胜的人,我们都会说,“等对手适应了你的发球,看你还有什么优势。”丁宁错的地方在于她本末倒置地以为发球才是她的武器,其实她忘了自己真正的优势是身高,手长,能对拉。其实发球换个上下旋或者侧上侧下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丁宁说自己四套发球被判了三套,我只能说,她可能不太能变通吧。四年了,我相信她有改变。同样的,刘诗雯站在赛场上,可能首先想的是自己速度快的优势要打出来,这样一紧张速度的优势没了,手挥动的速度因为紧张肌肉收缩而变慢了。这种情况下,刘诗雯靠什么?刘诗雯在奥预赛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不会变通。丁宁虽然输给伊藤美诚,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她积极求变,而刘诗雯就是磕。
我尽量让自己说的客观一点,不去倾向于任何一个运动员。其实我心里希望的是枣能参加这届单打。但是想想,如果丁宁没了她那奇怪的发球,枣没了她的速度,她俩要靠什么取胜?如果要我在她俩中间选个稳的,我还不如选武杨呢。
郭跃为什么被国家队开除
因伤退出了中国女乒“直通东京”队内选拨赛,10年来首次无缘团体世乒赛已成定局。
对郭跃而言,此次打击非常大。由于打法上存在的问题,郭跃这些年的单打成绩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不过她在团体比赛当中仍有非常大的价值,她在双打外战方面几乎不败,并入选了伦敦奥运会的团体阵容。本身单打已无优势,现在连团体赛也难以指望,考虑到严重的伤病情况以及难以破解的心魔。从某种意义上说,郭跃被调整出国家队并非偶然。
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的2009年,郭跃在最重要的两项赛事——世锦赛和全运会当中都是输给了张怡宁,获得了两个颇具含金量的亚军。可惜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成为郭跃职业生涯的分水岭。郭跃决赛弃战到底是确实有伤?还是如施之皓教练指出的那样是心理问题?至今仍扑朔迷离,但郭跃自此走下神坛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位伤病频繁且已经25岁的运动员,被调整出国家队,往往意味着乒乓球生涯已经所剩无几,郭跃现在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不过一如孔令辉主教练所言,国家队的大门并未永远对郭跃关闭。老将郭焱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打法并不先进,但凭借顽强的精神在二十八九岁的时候,仍是国家队的一大主力。对郭跃而言,她首先必须破解心魔,倘若无法通过这一关,她的乒乓球生涯也许真的已经所剩无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