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篮球校队-广州体育学院篮球考试
1.南京体院篮球非专业理论考试
2.求近两年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和生理学试题
3.高考体育生体考项目和成绩标准2022
4.广州体育学院能办篮球裁判二级证吗
南京体院篮球非专业理论考试
下面是我举的例子,有试题,还有答案,请参考!
广州体育学院篮球专项课程理论考试试卷(一)
(请将题号与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系别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早的篮球规则是由篮球运动的创始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2年制定了( )
比赛规则。
A、15条; B、14条; C、13条; D、16条。
2、男子篮球于( )奥运会上将男子篮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A、1948年第十四届; B、1952年第十五届;
C、1936年第十一届; D、1940年第十二届。
3、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应该依据技术动作形成的一般规律,在组织教学上,教材教法和运动负荷安排上,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 )。
A、直观性原则; B、从实际出发原则;
C、循渐进原则; D、巩固提高性原则。
4、篮球教学中成绩考核的目的在于( )学生掌握篮球理论、技术与技能的实际水平,促进学生勤学苦练,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内容和要求。
A、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 B、合理地准确地评价;
C、提高教学质量; D、加强课堂控制。
5、单手或双手反弹传球的击地点应在距离( )的地方。
A、接球人三分之一; B、接球人一米左右;
C、接球人四分之三; D、接球人三分之二。
6、防守无球队员的选位一般应站在( )位置上。
A、 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的有利; B、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
C、站在对手与篮之间远离球的一侧; D、站在对手与篮之间偏向有球一侧。
7、当进攻队员掩护时,防守掩护的队员及时提醒同伴并主动后撤一步,让同伴及时从自己和掩护队员之间过去,以便继续防住各自的对手,此配合是( )。
A、挤过配合; B、绕过配合; C、穿过配合; D、交换防守配合。
8、制止快攻发动的关健是( )。
A、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 B、防守快下队员;
C、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 D、控制对方的推进和少防多。
9、战术基础配合是( )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方法。
A、两人之间; B、四人之间; C、四五人之间; D、两三人之间。
10、快攻战术的三攻二配合中,防守队员平行站位时进攻应用( )。
A、从两边线快速运球切入上篮; B、遇到防守时快速跳起远投。
C、快速传递超越防守到篮下攻击;
D、从两个防守中间的中路运球突破,然后根据防守的堵位情况分球攻击。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30空,每空1分,共30分)。
11、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 )年成立,成员国从最初的( )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 )多个国家。
12、现代篮球运动仍然是向( )、( )、( )、( )
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13、1954年至1955年,我国篮球界展开了有关篮球战术问题的讨论,确认了(
)和( )是贯彻( 、 、 )的指导思想和提高我国篮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
14、篮球技术教学步骤是( );( );( )
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
15、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示范、讲解局部战术配合的方法和用途时,应包括( )、
( )、( )和运用时机等。
16、从一个传球过程来分析,是由( )、( )和(
)三者所组成的。
17、投篮的用力是以准备姿势开始,用下肢( ),腰腹用力( ),
手臂( )伸直,手腕前屈或翻转,手指拨球全身( )用力将
球投出。
18、篮球战术分为( )与( )和( )三大部分。
19、篮球进攻战术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 )和全
体队员( )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20、篮球运动竞赛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 )、
编排方法和名次的评定方法。
三、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篮球教学:
22、篮球组合技术:
23、篮球比赛中的攻守转换:
24、策应配合:
25、合法的防守位置: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同30分)
26、简述在篮球教学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和适量性原则。
27、简述中学篮球训练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28、简述编制篮球教学进度有那些基本要求。
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20分)
29、详述篮球战术的教学方法。
广州体育学院篮球专项课程理论考试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C; 2、C; 3、C; 4、B; 5、D; 6、D; 7、C; 8、C; 9、D;10、D
二、 填空题:(共10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
11、1932, 8, 190
12、高超技巧,高速度,高空优势,激烈对抗
13、快攻战术,紧逼盯人,积极主动快速
14、掌握技术动作,掌握技术动作组合,在攻守对抗条件下
15、配合的位置,移动路线,配合时间
16、传球动作方法,球的飞行路线,球传到的位置
17、蹬地发力,向上伸展,向前上方,综合协调
18、进攻,防守,攻守转换
19、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相互间协调配合
20、竞赛的组织工作,竞赛制度的确定
三、 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21、篮球教学是在明确教育目的的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培养品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22、篮球组合技术是指两个以上单个技术动作有机衔接、巧妙结合所形成的各种特殊的技术群的总称。
23、攻守转换是竞赛中双方对控制球权得与失的瞬息变化。失去球的队会奋力想尽办法夺回控球权,它是篮球竞赛争夺的焦点。
24、策应配合是指处在内线的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以他为枢纽,通过多种传球方式与其他队员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进攻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
25、合法的防守位置是防守队员面对对手,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即是采取了合法的防守位置。两脚间的距离一般与身高成比例,不得采取不正常的跨立姿势。
四、 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6、篮球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和适量性原则应为:
(1) 安排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体系进行教学,安排好教学进度和课时计划。要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从无对抗到有对抗,循序渐进。
(2) 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安排教学,注意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心理机制。从认知定向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到熟练程度阶段,都要按照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及其规律来组织教学 。因此,要注意教学的环节和层次,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体会和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
(3) 要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材性质及其相关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使运动负荷的安排既有宏观控制的有序性,又有个别调整的针对性;既符合学生的个体特点,也符合全体学生的特点。
27、中学篮球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中学篮球训练要注意教学与训练相结合。这是中学基础训练的特点决定的。要避免“少年训练成人化”的不科学的作法;要强调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方法,循序渐进,学练结合,打好基础,着重质量,逐步提高。
(2) 要注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要根据训练任务,有选择地灵活地运用运动训练的各种方法,提高训练的艺术性,使训练效果显著,学生想练、要练、争着练。
(3) 要注意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与思想教育、作风和意识培养紧密结合,不要“”。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每次课要有侧重点,但要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避免训练的盲目性。
28、编制篮球教学进度的基本要求有如下三条:
(1) 教学进度的编制要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它与完成大纲任务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教师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体现。教学进度不是教材的内容简单分配,应力求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2) 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攻与守的矛盾。在制定教学进度时,既要考虑攻守技术与战术本身纵向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因此,对内容的安排,既要主次分明,又要把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结合起来,把技术与战术结合起来,把攻与守和培养教学能力结合起来。
(3) 篮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 技术与战术和基本技能是篮球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编制教学进度时应把它们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时数,反
复出现,确保重点内容的掌握和提高。
五、 论述题:(1题,共20分)
29、为完成篮球战术的教学任务,篮球战术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 建立战术概念,掌握战术方法。
a、 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要了解战术体系、基本特点、战术运用目的以及攻
守战术之间的矛盾关系。教师首先要对全队进攻或防守战术的落位队形、
移动的基本路线、主要配合方法、顺序、时间、队员的职责和同伴的协同
行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所学战术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在讲解和演示时,可配
合使用小黑板、图示、沙盘、录像等进行直观教学,然后再进行试做练习。
试做时,可让学生在假设攻守的情况下,实际体会战术阵形、位置分工、
移动路线和配合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注意培养战术意识。
b、 掌握局部战术配合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讲解分析,重点
练习战术中的主要配合,并注意配合之间的衔接和变化。练习时,可在假
设攻守的条件下,掌握基础配合方法,使用立柱或其他标志物,假设对手
的位置,按配合方法有序地进行练习。然后,可在消极攻守的条件下,学
会掌握配合时机,同伴的协调活动变化。采用二攻二守,三攻三守的半场
或小半场、左右侧或内外线的练习方法,掌握局部的配合方法,进而在积
极攻守对抗的条件下进练习,提高运用配合的能力。
c、 掌握全队战术方法,全队战术方法的练习是在掌握局部战术配合的基础上
进行的,可按照全队战术的队形布阵,以局部战术配合为基础,从消极对
抗到积极对抗进行练习,熟悉全队战术的配合方法,明确局部与整体关系,
逐步提高全队配合的质量。
(2) 提高攻守转换和战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篮球战术的教学中,在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全队攻守战术方法的基础
上,应结合攻守转换进行各种战术组合练习,掌握攻守节奏,提高攻守转
换和战术综合运用能力。
在练习中,当进攻结束时,无论对方抢到篮板球或掷界外球,应立即
封堵与退守,落位后调整防守阵式,迅速转入全场与半场防守;当防守结
束时,获球后应立即反击,首先组织快攻,如快攻受阻,即落位组织阵地
进攻,进行选位攻击。组织这些练习时,可以先从二攻二守,三攻三守,
四攻四守等战术组合练习开始,再进行全队攻防转换的练习。在练习中,
教师可按照竞赛规则或采取某种信号刺激,培养学生攻守转换的意识和提
高攻守转换的速度。
(3) 提高战术运用和应变能力。
篮球战术教学中,应课内外结合,通过教学竞赛或课外篮球竞赛,让学
生在竞赛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战术方法,根据竞赛对象情况,选择和运用战术
方法。教师应进行具体指导,提出要求,并布置作业,让学生拟订战术方案,
并注意赛后的总结,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拟订方案过程中,要理论联
系实际,学用结合,培养战术意识,提高战术的综合运用和应变能力。
求近两年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和生理学试题
广州体育学院2005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即分)
1·运动训练
2·竞技水平
3·适时恢复原则
4· 间歇训练法
5·运动训练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海小题2分,共40分)
1、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 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一一一一
A、灵活性 B、创造性 C、个性 D、专一性
2、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以下哪个项目属于技能类格斗性项群的项目?
A、 篮球 B、击剑 C、体操 D、射击
3、技术训练是一一一训练的核心纽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
A、 难美项群 B、准确项群 C、格斗项群 D、体能类项群
4、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作用之一是: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一一一
A、 观察点 B、出发点 C、比较点 D、训练点
5、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一一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6、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把其区分为多年训练周期、一一一训练周期、大训练周期、中训练周期、小训练周期及日训练周期这样几种。
A、 准备 B、竞赛 C、恢复 D、年度
7、一一一一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纽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A、模式 B、程序 C、重复 D、间歇
8、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一一一次。
A、200 B、190 C、170 D、160
9、循环持续训练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流水式、一一一一式、分配式。
A、轮换 B、分纽 C、替换 D、纽合
1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一一一一、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的训练方法。 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运动负荷 D、休息时间
11、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一一一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A、肌肉 B、生理 C、心理 D、呼吸
12、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动作速度训练强度较大, 要求运动员的兴奋性要高,一般讲不应超过一一一一秒。
A、lO B、2O C、30 D、40
13、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一一一一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A、 规范和科学 B、自动和定型 C、模式和标准 D、成熟和定型
14、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A、特长技术 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C、种族特征 D、场地器材
15、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一一一一战术。
A、阵形 B、体力分配 C、心理 D、集体
16、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一一一一。
A、一般任务 B、次要环节 C、结合点 D、中心环节
17、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一 --阶段。
A、竞技保持 B、竞技消失 C、自主训练 D、退出训练
18、比赛周的主要 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一一一一一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A、最佳竞技状态 B、最佳身体状态 C、最佳机能状态 D、最佳心理状态
19、周运动负荷的一一一一,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A、加大 B、减少 C、保持 D、无所谓
20、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一一一一、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
A、 身体训练周 B、技、战术训练周 C、赛前训练周 D、系统训练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有何特点?
2、不同训练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制定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2、试述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
广州体育学院2008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二、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3..一、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4..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5..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6..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7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A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B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C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D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8..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 科学基础:a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B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训练学要点:A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B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E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9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训练学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3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0.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1.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12..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 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3.速度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作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力的提供会遇到最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更大。主观原因是: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渡,恢复不好等。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克服。
.14.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A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B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C儿童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耐力自然发展趋势、以有氧耐力为主、内容手段是多种多样、基本训练方法为持续训练法,还可采用法特莱克获变速跑)
15.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A特长技术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C种族特征。
16..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在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17.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A确定比赛日期B确定主要比赛阶段(持续4-6周)C确定比赛时间(加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共8-12周)D确定整个大周期(加6-12周的准备期,后加2-4周恢复期,共12-32周)
18,是关于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原地不动休息原因(论述题)
19.摸拟训练法,
-
高考体育生体考项目和成绩标准2022
一、考试时间
体育:2022年1月10—19日
二、考试地点
体育术科统考:广州体育学院
Ⅰ.考试性质?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 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体育术科是报考广东省 2022 年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生的专业必考科目,普通 高校根据考生的术科和文化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全面衡 量,择优录取。因此,本考试应具有必要的区分度,较高的信度 和效度。?
? 本考试说明适用于广东省 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体育类专业招生考试,是 评定考生体育术科考试成绩的唯一依据。
Ⅱ.考试项目和成绩计算?
一、考试项目和赋分比例 体育术科考试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个部分组成。赋分比 例如下:基本素质 75% 专项基础 25%?? 1. 基本素质考试(225 分),包括 100 米跑(75 分)、立定 三级跳远(75 分)和原地推铅球(75 分)三项,考生必须参加这 三项内容的考试。?
? 2.专项基础考试(75 分),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 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传球、乒乓球左推右攻(发球 ` 机发球)和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泳 4 种泳式)共五项,考 生按规定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
二、考试形式和成绩计算?
?1.体育术科考试采取现场测试的形式进行,满分为 300 分, 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中每个项目满分均为 75 分。?
?2.体育术科成绩计算方法:体育术科考试总分=基本素质得分+专项基础得分
广州体育学院能办篮球裁判二级证吗
广州体育学院可以考取篮球裁判二级证。
篮球裁判证分为国家级裁判员、一级裁判员、二级裁判员、三级裁判员,国家每年还会从国家级裁判员中评定出国家A级裁判员。
申报国家级裁判员必须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篮球处及篮球运动协会,组织的统一考试,一级裁判员必须参加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及篮球协会组织的考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