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王鑫鑫-王鑫只参加一届奥运会
1.陈若琳王鑫冠军背后的故事
2.我想知道王鑫的资料
3.北京奥运会冠军哪些是90后?
4.王鑫和陈若琳是中国优秀的跳水运动员,你知道有关王鑫和陈若琳的故事吗?
陈若琳王鑫冠军背后的故事
姓名:陈若琳 性别:女 生日:1992.12.12 籍贯:江苏南通 项目:跳水 爱好:看书看电视 姓名:王鑫性别:女生日:1992.8.11 籍贯:湖北武汉 项目:跳水 爱好:看电视
两个16岁的小女孩双双站在跳台上,脚下,是清澈的池水和拥挤的人群。
展臂,深呼吸,纵身跃下,两个年轻而美丽的身影完美入水。
整个场馆顿时沸腾!两个南方小丫头,终于弥补了中国跳水队多年的遗憾。
备战
为了一次完美的跳跃,两个当家小鬼分别克服了青春期的烦恼。
鑫为奥运两年未见父母
尽管近两年来,这两个小丫头几乎包揽了世锦赛和之后所有国际大奖赛的单人和双人项目金牌,但女子跳台最大的软肋就在于年轻选手的心理素质欠佳。
王鑫曾说,为了专心训练,自己已经两年没见到父母,更多时候是通过电话和他们联系。“就算是奥运会我也不希望他们来现场,怕他们来了我就跳不好了。”小女孩说。
教练赵文进曾坦言,目前王鑫的技术不是很完善,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需要“很幸运很幸运”。“幸运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艰辛去做的,不是靠自己想就想得出来的。”所幸,幸运和实力最终和王鑫走在了一起。
琳为奥运戒冰激凌蛋糕
对于陈若琳来说,这一年来最大的烦恼就是发育期的烦恼。“只有我自己知道,多了这几斤体重,在跳动作时是什么感觉,明显感觉没有两天前的动作轻盈:翻跟头翻不过来,身体沉了好多。”
控制体重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任务,为了尽可能地遏制“发福”,陈若琳采取了节食的方式,她不仅放弃了自己酷爱吃的冰激凌和蛋糕等零食,而且几乎连晚饭也“戒”掉了。
在一个又一个饥饿的夜晚,陈若琳以看书或看电视来放松精神,“实在不行了,就睡觉”。
性格
两个人小鬼大的世界冠军还是一对爱看《故事会》的小女孩。
===============================
王鑫、陈若琳:她俩以前竟然都怕水
两个“90后”小丫实现奥运冠军梦
12日,“水立方”,女子双人10米台的决赛。
中国队的陈若琳/王鑫这对“90后”小姑娘,以363.54分技压群芳,为中国代表团赢取了本届奥运会的第11金。
当身材娇小、笑容甜美的两个“90后”奥运冠军站在眼前,别被她俩的外表所迷惑,更不要以为她们的胜利似囊中取物,金牌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
陈若琳
曾被教练直接扔下水
4岁时,当陈若琳被启蒙教练高峰抛下水之后的几分钟内,她就被认定了是“天才”。
由于陈若琳从小爱生病,每周都要跑好几次医院,父亲唐华为了让女儿增强体质,带她去了游泳池。由于陈若琳迟迟不敢下水,于是她的腰上缠上绳子,被教练扔到了水中央。等大人的香烟点着了,开始说话时,才突然意识到这小家伙已经不声不响地爬上了岸,静静地站在一旁。
“天才啊!”高峰抱起湿漉漉的陈若琳就亲,“这孩子水性太好了!我要定了!我从自己练跳水以来,到现在当教练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水感这么好的孩子!”
接触了跳水之后,陈若琳不再生病了,反而对跳水“着了魔”,就连夜里说梦话,叫的都是队伍里成绩最好那个孩子的名字。为了能参加少儿比赛,赛前两个月手臂骨折的陈若琳,在距离比赛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胳臂仍然伸不直,执意要参加比赛的陈若琳毅然接受教练的“正骨”。
“你手轻一点啊,”这是年近6岁的小琳琳对教练说的话。她知道等待她的会是疼痛:教练让她把手臂放在平衡木上,然后拿了个板凳,压在胳臂上。当时在场的父亲听到小琳琳的惨叫声,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孩子叫得一塌糊涂,我在旁边哭得一塌糊涂。”
于是,全家开大会,一致要求小家伙放弃跳水。但是她一定要练下去,还要参加比赛,家人怎么劝都不行。那一次受伤,陈若琳只休息了三四天就训练了。带着这股对跳水的执着和吃苦精神,陈若琳一路从南通市体校跳到位于南京的省业余体校,后来是江苏队,再后来就是国家队了。
王鑫
水中挣扎五天学会游泳
8月11日是王鑫的生日,妈妈亲手为她缝制了蓝色碎花布大枕头,这是王鑫的“好运枕头”。
王鑫出自湖北武汉的一个贫困家庭,那时候她还叫王若雪,后来进入清华大学跳水队,“跳水女皇”伏明霞的教练于芬认为,“若”与“弱”同音,于是,她变成了现在的王鑫。
王鑫10 岁时练习体操,两年后转为跳水。她还记得,自己以前很怕水,小时候和爸妈一起去游泳池,根本不敢下去,只会守着台阶,在池边玩。“刚练跳水,我依然怕水,教练就在我腰这里绑了一根绳子,看我迟迟不敢下去,她就把我推下去,然后我拼命向岸边划啊划。这样挣扎了5天,我学会了游泳。”
2006年多哈亚运会,是王鑫进入国家队后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她一举拿下了10米台的单人和双人两块金牌。2007年,她又在墨尔本世锦赛上赢得双金,向世界发出“我来了”的讯息。2008年世界杯,王鑫没有在单人比赛中摘金,她输给了小自己4个月的双人搭档陈若琳。
8月11日是王鑫16岁的生日,她说:“奥运金牌是得到的最好的礼物!”王鑫的生日礼物,当然还包括“**妹”陈若琳送来的友谊。“希望我俩一直是搭档。”
那个蓝色碎花大枕头,此时正静静地躺在奥运村公寓的房间里,等待着王鑫的凯旋。
我想知道王鑫的资料
姓 名 王鑫(Wang Xin)
国家/地区: 中国
性 别: 女
出生日期: 1992-08-11
身 高: 137cm
体 重: 28kg
大 项: 跳水
小 项: 女子个人10米跳台
最好成绩: 2006年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第4名
1992年王鑫出生于湖北武汉,12岁时王鑫进入清华跳水队训练,随后转投天津跳水队。
2006年全国青年跳水锦标赛,王鑫夺得女子十米跳台冠军,继而被国家队选中。在当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小将一举夺得十米台冠军。
2007年王鑫开始和陈若琳搭档双人十米台,开始了两个人包揽所参加赛事十米台双人冠军的辉煌战绩。
2008年,她和王鑫的无敌组合也成为跳水队奥运重要夺金点,小姑娘很有希望站在北京奥运会的领奖台上
2006年全国青年冠军赛中获得女子十米台单人冠军
2006年世界青年锦标赛获得女子十米台亚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女子十米台冠军
2007年国际跳水系列大奖赛谢菲尔德站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
2007年国际跳水系列大奖赛墨西哥站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单人亚军
2007年国际跳水系列大奖赛南京站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单人亚军
2007年国际跳水系列大奖赛谢菲尔德站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单人亚军
2007年国际跳水系列大奖赛德国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7年国际跳水系列大奖赛加拿大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冠军
2008年跳水世界杯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单人亚军
北京奥运会冠军哪些是90后?
举重冠军龙清泉不到18岁;跳水冠军陈若琳只有15岁;夺得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的6名队员中有5名是“90后”……本届北京奥运会上,一批“90后”年轻队员崭露头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截至昨日,北京奥运会的舞台上,为中国代表团夺得17枚奥运金牌的31名金牌运动员中,只有5名运动员是70年代后出生的队员,90后多达9人,这大大多于以往,让人不由得惊叹英雄出少年。
体操“五朵金花”:夺冠就像做作业
年龄:五名“90后”
成绩: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在NBA,人们习惯于将1996年选秀进入的艾佛森、科比、雷阿伦等明星称为“黄金一代”,但当中国女子体操队以领先美国队2.375分的优势,没有任何悬念地夺得了中国第一块奥运体团冠军时,在幸福的泪水中,中国女子体操队的“2008黄金一代”也将被人们所铭记:江钰源、杨伊琳、何可欣、李珊珊、邓琳琳这五名“90后”的队员,顶住了压力,并且和程菲一起创造了中国女子体操队的历史。
出生于1991年11月的江钰源喜欢音乐,特别是欧美流行音乐,还喜欢网球,是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球迷。也许正是广泛的爱好,给江钰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她战胜大赛压力的绝招。
1992年4月份出生的邓琳琳来自于安徽阜阳,在团体比赛之前,没有多少国际大赛经验的她作为一匹“黑马”成为女队第六人最终跻身奥运阵容。谈起当替补队员的心情时,小姑娘表示,“也没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比较平静。我上了就把我自己的水平发挥好就行。”那神情好像刚完成了一次家庭作业一样。
杨伊琳、何可欣也有着超好的心理状态,在昨天比赛中也表现抢眼。虽是首次参加奥运,首次夺取金牌,但这些孩子赛后可爱的笑脸,更让观众感受到来自新一代金牌运动员洋溢着的自信与从容,在谈及心理压力时,李珊珊说:“这种比赛紧张肯定有,但我相信我自己。”
龙清泉:每天上网限三小时
出生日期:1990年12月3日
成绩:北京奥运会男举56公斤级冠军
“他喜欢上网,玩游戏,在北京,我的电脑是给他的,但是我有个要求,就是一天电脑上网只能在3个小时左右,超过了我就有意见了。”说这话的人,是国家举重队教练胡常临,话里的“他”,指的是本届奥运会举重的新科冠军龙清泉。
就是这个有着阳光笑容的被人亲切地称为“小龙”的大男孩,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夺得了举重56公斤级冠军,为国家举重队赢得了第一块金牌。出生于1990年的龙清泉是湖南人,自幼活泼好动,9岁就进了湘西自治州体校的举重馆。2002年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12岁的 小清泉获男子丙组38公斤级冠军;2006年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他以优异成绩夺得了男子乙组52公斤级冠军。
“小龙是个典型的90后。”龙清泉的教练胡常临对于这个徒弟是又疼爱又“无奈”。小龙喜欢上网,没事还玩玩游戏,在网上和人聊天,作为教练的胡常临不能不管,又不能管得太过了,“我的原则就是每天上网不能超过3个小时,他还做得比较好。”当被问到小龙拿到金牌后会不会请教练“喝一杯”时,教练胡常临急忙“求饶”说:“别,我喝不过他”。
王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出生日期:1992年8月11日
成绩: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双人冠军
过完生日的第二天,王鑫就用一块奥运会金牌为自己的16岁送上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这个从武汉普通工人家庭走出的年轻世界冠军,正在用自己和年龄不相称的冷静、稳定续写着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历史。
王鑫的家在武汉黄石路辅义里的一个巷子里,走进她的家要穿过三道昏暗的过道,24平方米的房子,中间隔了一层暗楼,上面住着王鑫一家三口,下面是客厅,摆着21英寸的小彩电。王鑫父母是失业人员,王鑫每个月的开销,对家里来说是个不小的包袱。据邻居介绍,王鑫在武汉少儿体校训练时,父母在夜市摆地摊。小王鑫每次从少儿体校放假回家,都会跟着爸妈一起摆摊。
记者了解到,王鑫的本名叫王若雪,她11岁进入天津市跳水队,这中间王鑫遇到了一位高人,她就是前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现清华跳水队总教练于芬。于芬回忆说:“我见她很机灵的样子,挺可爱的。问她名字,她说叫王若雪。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对运动员来说不是那么响亮吧,后来我就说她要练跳水是不是应该改一个名字,叫王鑫。”
陈若琳:为控体重一年不吃晚饭
出生日期: 1992年12月12日
成绩: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双人冠军
当陈若琳和王鑫在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里完成了完美的最后一跳,陈若琳远在江苏南通的奶奶擦着眼泪说:“金牌有了!若琳一年没吃零食和晚饭,练得那么苦,总算有了回报。”这个从4岁就开始练习跳水的16岁女孩,终于在奥运会上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陈若琳出生于江苏南通。有QQ号、网上博客的陈若琳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对于冠军背后的艰辛,她一直一笑了之。“对于跳台项目来说,控制体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为了保证竞技状态,我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节食”。陈若琳说,自己已经一年没有吃过晚饭了,零食更是避而远之,有时候队员们出去吃饭时,她就逼自己在房间里看电视,转移注意力。“为了获冠军,这是值得的。”说这话时,还不到16岁的陈若琳一脸坚定。
林跃:家长卖房送孩子学跳水
出生日期:1991年7月24日
成绩: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
对于17岁的跳台选手林跃而言,8月11日是他一生值得记住的日子,他和火亮的组合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双人跳台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七枚金牌。然而,林跃的成长之路是曲折的。
1996年3月,年仅5岁的林跃进入潮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成为体操小运动员。由于他天赋高,潜质好,一年后代表湘桥区参加潮州市运动会体操比赛,就获得了两枚金牌。又过了一年,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到潮州市选材,挑选了林跃等9名运动员。2001年,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停办,林跃的家长毅然选择送他到清华跳水队自费培训,而这笔学跳水的钱,是他的父亲卖掉了祖屋才凑起来的钱。
对于未来,林跃并没有想太多,他还要超越自己的大师哥田亮。林跃还腼腆地表示,他不会学田亮在夺金后加入娱乐圈。
王鑫和陈若琳是中国优秀的跳水运动员,你知道有关王鑫和陈若琳的故事吗?
王鑫和陈若琳的胜利并非易如探囊取物。金牌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王鑫来自湖北武汉的十个贫困家庭,那时候她叫王若雪。后来12岁进入清华大学跳水队试训,教练于芬认为,“若”与“弱”同音,于是变成了现在的王鑫。三个金字的鑫是多得金牌的希望。其后,王鑫转投天津跳水队,师从著名教练谭良德。
王鑫刚到天津队的时候,由于身材太瘦小,并不被看好,但是她对待训练却是格外认真和投人。训练太苦太累,她会哭,但是哭过之后是一样的认真投人。2006年 全国青年跳水锦标赛上,王鑫凭借高难度的动作一举赢得女子十米跳台冠军,并成功人选国家队,师从教练赵文进。
陈若琳从4岁起于江苏省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开始跳水生涯。2003 年陈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赛上独揽三金。2004 年出席全国跳水锦标赛,面对诸多名将,勇夺十米跳台第五名。陈若琳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的关注。2003年底 。还不足12岁的她就成为一名国家队队员。2006年在国际大奖赛澳大利亚站比赛中,陈若琳和队友蒋李双摘取双人10米跳台金牌。半个月后的德国站,陈若琳和队友再度折桂。2006年4月陈若琳和贾童摘得中国站大奖赛双人10米跳台金牌。此后加拿大、美国两站大奖赛均凯旋而归。2006 年世界杯跳水赛上,陈若琳和贾童组合再次将10米跳台金牌收人囊中,成为中国跳水队最年轻的现役世界冠军。
自从2007年初王鑫和陈若琳开始搭档以后,两人在双人跳台上横扫对手,一年多保持各种比赛的不败纪录,将厚厚的一沓胜利踩在了脚下。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继续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在北京奥运会中,王鑫陈若琳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决赛中以36.54分,领先第二名28.38分的优势为中国代表团赢取了本届奥运会的第11金。这是中国跳水队连续第三次在奥运会上蝉联女双10米跳台的金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