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球队有限薪吗-英超薪资限制
1.足球文明
2.为什么英超强,但是英格兰国家队那么垃圾呢?
3.皮尔洛实力有多强,和贝克汉姆比?
4.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俱乐部躲避足协限薪出奇招,竟给球员妻子签约
5.尴尬:中超大牌外援遭英超拒绝,出口转内销也许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6.为什么英超球星喜欢逃往西班牙?
足球文明
古代足球运动的萌芽与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
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 .枚乘传》均有记载。
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
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足球运动逐步从欧美传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球场,投身到这一富有刺激性和畅快感的运动中去,以至于一度将足球运动开展得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率先为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 英格兰足球协会。会上除了宣布英格兰足协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过了世界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英格兰足球协会的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而,人们公认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之日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国际足球联合会的成立
英格兰足协的成立带动了欧洲和拉美一些国家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1872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协会间的比赛,1890的奥地利开始举办足球锦标赛,1889的荷兰和阿根廷出现了若干个足球组织,1900的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了“女泰罗尼亚”足球协会。这些发展,为创建国际性的足球组织创造了条件。
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球协会联合会(简称国际足联,英文缩写为FIFA)在法国巴黎圣奥诺雷街229号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盟驻地的后楼正式成立,法国等7个国家的代表和代理人在有关文件上签了字。
1904年5月23日,国际足联召开了第1届全体代表大会,法国的罗伯特.盖林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1905年4月14日,英格兰足协加入国际足球联合会。
国际足球联合会的创建,标志着足球作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登上了世界体坛。国际足联是世界足球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总部设在瑞士苏黎士希茨希11号国际足联大厦。
国际足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足球运动的发展,发展各足球协会之间的友好联系。
国际足联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代表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足联主席由代表大会选出,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
国际足联下设执行委员会(负责国际足联的行政管理)、世界杯组委会、业余委员会、裁判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医务委员会、新闻出版委员会、纪律委员会、法律事务委员会、世界青年锦标赛、秘书处。
秘书长是国际足联的主要***,他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既要在各国家足协间、洲足联间、各组织和工作委员会之间起联系的纽带作用,又要对执委会负责,每两年呈递一份活动报告,具体实施执委会的决议。
国际足联主席是国际足联的最高***,由代表大会选出,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第一任国际足联主席(1904.5.23 -1906.6.4)是法国人罗伯特.盖林,他积极倡导、创建了国际足联。第二任主席(1906.6.4 - 1918.10.24)是英国人的丹尼尔.伯利.伍尔福尔,他为足球竞赛规则的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第三任主席(1921.4.1-1954.10 .24)是法国人米尔斯.雷米特,他创办、组织了是届世界杯足球赛,并在1954年离职后被任命为足联第一任名誉主席。第四任主席(1954.7.21-1955. 10.7)是比利时的罗尔多夫.威廉.塞尔德拉耶尔,遗憾的是刚上任一年就因病去逝。第五任主席(19 56.6.9-1961.3.25)是英国人亚瑟.德鲁里。第六任主席(1961.9.28 - 1974.6.11)是英国人斯坦利.劳斯爵士,他在足联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奇迹般地作出了巨大成绩。第七任主席(1974.6.11 - 1998.6.08)是国际足联现任主席巴西的阿维兰热博士,他国际足联第一位非欧洲籍的主席。第八任主席(1998.6.08至今)是国际足联现任主席瑞士人约瑟夫-布拉特。
现代足球历史
现代足球大事年表
1863年10月26日世界上第一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协会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制定和通过了足球史上第一部正规的足球规则。当时的规则中球门的上方尚无横梁,但已规定界外球必须用手掷这个规则大部分内容与目前的规则十分相似。这个日子被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之日。
1871年首次规定守门员在球门区内可以用手接球。
1871年7月28日英格兰足总杯比赛正式诞生。
1872年英格兰队与苏格兰队举行了首场国际比赛。同年,英格兰历史上第一个足总杯冠军诞生,博尔顿流浪者队以1比0战胜皇家恩格尼尔队获得冠军。
1874年首次规定了越位规则。
1875年裁判员开始由场外走向场内执法,并开始使用哨子。
1878年英国谢菲尔德城举行了世界上第一场灯光足球赛。
1885年职业化足球在英国首次得到法律认可,从此职业足球开始在英国盛行。
1888年3月22日英格兰足协决定实行全国联赛,即后来被各国广泛采用的联赛制度。
1889年荷兰和阿根廷出现了若干个足球组织。
1890年正式规定了球门的尺寸,开始使用球门网。奥利地开始举办足球锦标赛。英格兰首次举办正式的女子足球比赛。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足球列为比赛项目。由于奥运会足球赛只允许业余选手参加,使得一些国家的职业运动员冒充业余选手参赛,严重损害了其它国家的利益。因此,创办了一个新的世界性的比赛的条件已经成熟。
1898年3月15日意大利足协在都灵诞生。
1899年巴西足球协会诞生。
1899年12月15日阿尔弗莱德?爱德华兹创办米兰板俱乐部,不久演变成米兰俱乐部,后又分成AC米兰和国际米兰两支球队。
1900年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了“女泰罗尼亚”足球协会。此后,丹麦、新西兰、智利比利时等国也相继成立了足球协会。
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丹麦、瑞典、瑞士等7国成为发起成员国。
1904年5月23日国际足联召开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选举法国人罗伯特?盖林为第一任主席。
1905年4月14日英格兰足协宣布承认并要求加入国际足联,北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也相继效仿。
1916年南美洲足联成立,总部设在秘鲁的利马。
1924年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上,足球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
1928年国际足联举行会议,以25票5票通过每隔4年举行一届世界杯赛的决议。
1930年7月13日—7月30日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许多欧洲国家由于交通不便没有参加世界杯。在国际足联的游说下,只有南斯拉队、乌拉圭最后以4比2击败阿根廷获得首届世界杯冠军。
1934年5月5日—5月27日第二届世界杯赛在意大利举行,参赛队增加到31个,首次采用预选赛办法,筛选出16支进入决赛。决赛阶段采用淘汰制。赛后这种赛制受到抨击,因为很多球队不远万里一路颠簸而来,结果却只能踢一场球就打道回府。
1938年6月4日—6月19日第三届世界杯在法国举行,参赛联队伍增加到36个。
1938年6月27日—6月17日原定于1942年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因二战的爆发推迟至1950年举行。由于欧洲大陆饱受战争的创伤,正忙于重建家园,无力承办。举办权落到南美的巴西。参赛队为33支。
1954年5月8日亚洲足联成立,总部设在马来西亚的槟城。12个奠基国家和地区足球协会是:阿富汗、缅甸、中国台北、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和越南。
1954年6月16月—7月4日第五届世界杯在瑞士举行,参赛队为38支。赛制再次发生变化,16支决赛阶段球队分成4组,每组设2个种子队,2个弱队、种子队和弱队分别进行2场比赛,积分高的二队进入8强。这种赛制既有淘汰制的特点,又有循环制的特点。
1954年匈牙利队创“四前锋”制,被称为世界足球技术上的第一次革命。
1954年欧洲足联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伯尔尼。
1955年4月2日—3日法国《队报》提出举办欧洲冠军杯赛,并成立一个执行委员会。
1955年5月21日欧洲足联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正式决定举办欧洲冠军杯。
1955年9月—1956年5月首届欧洲冠军杯赛举行。
1956年非洲足联成立,总部设在埃及的开罗。
1958年巴西队创424阵式,被称为世界足球技术上的第二次革命。
1958年6月8日—6月19日第六届世界杯在瑞典举行。战后各国经济复苏,世界杯受到各国重视,包括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51个国家参加了预选赛。
1960年7月3日首届欧洲和南美俱乐部冠军杯赛在蒙得维的亚举行。该项比赛从第19届起更名为“丰田杯”,并固定在日本东京举行。
1960年8月—1961年5月首届欧洲国家杯获得者杯赛。
1960年南美足联创办南美俱乐部冠军杯赛,又称解放者杯赛。
1961年中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足联成立,总部设在危地马拉。
1962年5月30日—6月17日第七届世界杯在智利举行,56个国家报名参加了预选赛参加了预选赛。
1966年7月11日—7月30日第八届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71个国家参加了预选赛的角逐。
1966年大洋洲足联成立,总部设在新西兰。
1969年英国正式成立全国性的女子足球协会。
1970年5月31日—6月21日第九届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71个国家参加了预选赛的角逐。
1970年5月31日12:29足球史上第一次使用黄牌。
1972年欧洲足球联盟杯赛创办。
1974年6月13日—7月7日第十届世界杯在联邦德国举行,预选赛参赛国达99个。
1974年荷兰首创“全攻全守”阵式,此为世界足球的第三次革命。
1975年国际足联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
1977年首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试办。
1978年6月1日—6月25日第十一届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预选赛参赛国达106个。
1978年国际足联决定第十二届世界杯决赛队由16支增为24支。
1981年第五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得到国际足联正式承认。
1982年6月13日—7月11日第十二届世界杯在西班牙举行,从本届杯赛起决赛队由16支增加到24支,预选赛参加国达108个。
1984年为提高奥运会足球比赛水准,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允许职业球员参加,但禁止参加过世界杯的欧洲和南美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足球赛。
1986年5月31日—6月31日第13届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这是墨西哥第二次举办世界杯赛,预选赛参赛国达121个。
1990年6月8日—7月8日第14由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预选赛参赛国103个。
1991年首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在中国广州举行。
1992年规定参加奥运会足球赛的队员年龄必须在23岁以下。
1994年第十五届世界杯在美国举行。
1994年6月18日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在室内足球场举行了比赛。该场比赛美国队1比1平瑞士队。
1995年第二届世界女足锦标赛在瑞典举行,挪威队获冠军。
英超历史英国(英格兰)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中世纪时在英国就出现了类似今天这种足球活动。到19世纪初,足球运动在英国已经相当普及。由于需要对足球比赛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1863年10月26日,有关人士在伦敦女王大街的弗雷马森酒店聚会,讨论并同意成立足球协会,会上除宣布足协正式成立外,还制定和通过了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它是现代足球竞赛规则的雏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足球的诞生。
随着英格兰足协地位的日益巩固,在全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在1871年7月20日出现了举行挑战杯赛的建议。这个建议是足协秘书长查尔斯。阿尔科克提出来的,他希望通过组织挑战杯赛,吸引协会所有会员都来参赛,促进彼此间的交流。1871年10月16日,这一提议获批准。
令英格兰人引以为荣的不单是他们创办了首个足球协会,而且第一场国际比赛也是由他们组织的,那是在1872年11月30日进行的英格兰代表队和苏格兰代表队的比赛。英格兰足总的成立带动了欧洲和拉美一些国家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各国陆续成立了足球协会,于是推动了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的成立。可见,英格兰也就无可争议的被称做为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
1882年12月6日英联邦的四个足协的代表在曼彻斯特,通过了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后来几年里,又对规则进行了多次的修改。1881年前后,开始了职业足球的倾向,英格兰足协于1885年6月20日承认职业足球的合法地位。但在职业化问题上,英足协曾和国际足联发生过尖锐的矛盾冲突。英联邦的四个足协分别从1920年至1924年、1928年至1946年两次退出国际足联,不参加国际足联的任何活动。直到1958年,双方才达成公识。同年,英格兰成立了职业足球运动员协会。1862年,英格兰第一个足球俱乐部诺丁汉郡成立,从此,英格兰各足球俱乐部陆续成立。到1870年,英格兰有39个足球俱乐部,到1881年,英格兰有128个足球组织。今天,共有160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其中40个俱乐部的历史在100年以上。1871年创立的足协挑战杯赛是第一个全英格兰的比赛。该比赛采用连续淘汰制,比赛双方在预先抽签决定的一方场地进行一场比赛定胜负。英格兰历史上第一场足协挑战杯赛的决赛是在1872年进行的。从1872年至2000年共举行了119届,由于足总杯赛不单由甲级队参加,凡英格兰所有球队均可参加,因此频频暴冷,许多强队被弱队战胜,所以被称为"暴冷的温床"。今天,英格兰足球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当中。
为了扩大足球的影响,英格兰足协在1888年3月22日做出决定,创办全国性的甲级联赛。首届联赛参赛队共12支。最后,普雷斯顿队夺取了首届联赛的冠军,并在第二年成功卫冕。1892年,英格兰足协开始举行乙级联赛;1920年,出现了丙级联赛;1958年,又增加了丁级联赛。至此,英格兰足球联赛初具规模,分甲、乙、丙、丁四个级别,实行升降级制度。英格兰足球联赛是世界上诞生最早,也是赛制最完善的全国性统一联赛,后来,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借鉴这一联赛体制。1992年,英格兰足球协会为适应日益发展的足球运动,在甲级联赛基础上创办了超级联赛,原乙、丙、丁级联赛相应提升一级。首届超级联赛冠军被实力强劲的曼联队夺得。
现在,联赛的升降级制度大致为:每年的超级联赛的后三名降入甲级联赛,甲级联赛的前二名直接升入超级联赛,三、四、五、六名将捉对举行主客场的比赛,以决定出二支胜者。然后,择日在中立球场(一般为温布利大球场)举行一场比赛以决定第三支升入超级联赛的队伍。乙级升入甲级,甲级降入乙级,以及丙级升入乙级,乙级降入丙级都与超级的升降级制度相同。但丙级的后四名降入丁级,丁级联赛的前三名直接升入丙级,四、五、六、七名也捉对举行主客场的比赛,以决定出二支胜者。然后,择日在中立球场(一般为温布利大球场)举行一场比赛以决定第四支升入丙级联赛的队伍。
意甲历史浪漫而柔情的意大利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块热土上曾诞生了但丁、彼特拉克、卜伽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杰出的人文艺术大师,也曾培育了凯撒大帝、等绝代枭雄。意大利人同样赋予了足球以极强的想象力,意大利国家队是继巴西之后第二个三夺世界杯的球队。100多年来,意大利人以自己独特的欧洲拉丁派风格与欧洲力量派、南美技术派鼎足而立,先后创造了"链式防守"、"自由中卫"、"快速反击"等现代足球战术,并创造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优秀球星。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如若失去了痴迷的观众和狂热的拥戴者都将黯然失色,而偏心的意大利人却单单给予了足球那么深、那么执着的感情。在激情似火的亚平宁半岛,足球迷已高达总人口的72%,其中的30%还是红颜粉黛。难怪每逢周日下午联赛揭幕之后,整个亚平宁半岛都沉浸在一片喧闹的海洋之中。最优秀的球星、最先进的战术与最良好的管理层,使意甲联赛散发着逼人的魅力。世界各地的超级球星纷至踏来,云集于此,在亚平宁的绿茵场上纵情表演、群星灿烂。闻名遐迩的AC米兰、尤文图斯、国际米兰、都灵、拉齐奥、罗马、帕尔玛、佛罗伦萨等球队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意甲联赛的整体水平推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把亚平宁半岛变成了举世瞩目的足球热土。
这里有世界上最著名的绿茵豪门,最耀眼的足坛巨星,最优秀的足球指挥家,他们的名字让每个人为之怦然心动,这就是百年华诞的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
十九世纪末,现代足球由英国传播到意大利,最早出现在北方工业城市都灵和港口城市热那亚。1898年3月15日,意大利足球联合会宣布成立,当时只有4支球队申请参加了该组织。5月8日,一个和煦温暖的春日,第一届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如同稚嫩的新生儿在都灵哇哇坠地,参加的球队是都灵国际队、F。E都灵队、都灵体育队和热那亚队。比赛只进行了一天,热那亚队两战全胜登上了冠军的奖台。
从这一刻起,足球,这股强劲的旋风吹遍了亚平宁半岛。参加比赛的球队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观众也日益踊跃。其间,围绕着赛制、赛程、地点、资格等问题人们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和磋商。
因为当时意大利足协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对联赛管理不力。不久,足协属下的职业队和业余队在赛制、时间、地点等方面发生争执,最终导致分裂。职业球队进而成立了职业足球联盟,与足协分庭抗礼。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大组织才化干戈为玉帛,重新合并,并于1920年举办了战后第一次全国锦标赛。但由于合并后比赛规模过大、工作复杂,足协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不再搞全国性比赛,而是把球队按地区划分为几个大区,分别进行区域性锦标赛。这一错误的决定使足协丧失了对全国足球运动的统一管理和报纸杂志权,成为形同虚设的组织。由此造成全国足球运动停滞不前,球队的生存成为大问题。直到1929年,意大利足球联合会才最终确定了新的比赛制度:各球队根据水平分为四个档次:甲级队、乙级队、丙级队、丁级队。比赛采取主客场双循环积分制(最初为2分制,现为3分制),以后又将地区队和新组建的队划为选拔队,资格在丁级队以下。新的比赛制度确定之后,意大利足球运动一扫颓势,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在历史漫长的磨洗下,意大利足球日益放射出无比辉煌的光芒。1980年,意大利足球联合会宣布外籍球星市场开放,每队均可引进二名国外球星。1988年扩增为3人。1993年改为只允许3名外籍球员同时上场。"博斯曼事件"之后,各队外援人数不再受限定,但非欧共体国家的球员只允许3名球员同时上场。1982年意大利国家队获得西班牙第11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于是这片热情的土地愈发成为了足球明星成长的摇篮,意大利也成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足球王国。
今天,意大利有18支甲级队,20支乙级队,两组16支丙级队,四组72支丁级队。
大浪淘沙东流去,苍茫岁月已百载。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在经历挫折和风雨之后,终于云集各国球星,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水融,造就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盛会。被誉为"世界第一联赛"的意甲堪称世界足球王冠上的明珠。
英格兰足球史
英国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足球运动在英国普及程度高、从业人数众多,并且早已成为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基础雄厚一年到头,英国的各种足球比赛接连不断。例如目前这个赛季,就有英超联赛、足总杯赛、甲级联赛、乙级联赛等在同时进行,参赛的俱乐部总数超过100个。每天打开电视机、互联网和报纸,几乎都有足球比赛的新闻,天空电视台最多时能有5个频道转播足球比赛。记者曾见到在英格兰曼城俱乐部踢球的中国运动员孙继海,当谈到在中国和英国踢球的不同时,他说,在英国踢球累多了!这包括参加比赛之频繁和对运动员体能、技能要求之高。他做了个比喻,在国内,只需付出80%的努力,就可以达到120分了;在英国,你必须付出120%的努力,还不一定能达到80分。
与此同时,观众的参与热情也极高。其中最著名的英超联赛,尽管票价不菲,但平均每场观众可达3。4万多人,高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72个俱乐部组成的甲、乙、丙三级联赛,观众总人数在2002—2003赛季达到了1400万人。如果再加上电视机前观看现场直播的观众,对于人口总数为4950万的英格兰地区来说,足球的被关注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足球也是青少年积极参与的主要运动之一。6—16岁的学龄青少年中,每年业余参加足球运动10天以上的孩子占42%。家长鼓励学生参加这项运动,不仅为了锻炼身体,还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规则内行事等基本素质。有足球天赋的孩子,从小就可以进入业余俱乐部接受训练、参加地区联赛。国家通过足球基金会对足球投资,主要用于基层、社区的基础教育和中心体育场的发展。2000—2004年英格兰政府的这项投资额是6700万英镑。基层的青年培训为英格兰足坛输送了成百上千的优秀球员,希勒、福勒、欧文及当红球星鲁尼都是从基层俱乐部脱颖而出的。
英国现代足球联赛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比赛规则正是在这样雄厚的群众基础上,历经100多年规范、完善起来的。而高度的社会关注,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监督力量,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任何不道德行为,都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应。、假球、黑哨等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绝对为社会舆论所不容。英国足坛历史上几次丑闻曝光,如1994年利物浦门将格罗贝勒等人与非法集团勾结打假球、1963年最大规模的一起假球案等,都是由媒体先揭露出来,随后警方展开调查,假球参与者都受到了法律制裁。
市场运行规范足球就是生意,这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已成共识。英国足球实行俱乐部制,仅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就有5万多个足球俱乐部。以英格兰为例,英格兰足总的会员俱乐部有310个、英格兰地方和地区足协俱乐部约有4。2万个。英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基本上独立进行商业化运作。每个俱乐部有自己的董事会、总裁等。比赛的转播权、门票、广告、业收入和球员转会等是多数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曼联队今年以3000多万英镑将足坛新星鲁尼收于帐下,就使财政紧张的埃弗顿俱乐部大获其利。名牌俱乐部如曼联、阿森纳、切尔西等俱乐部都有自己的体育场、博物馆和品牌店,比赛的电视转播费也是重要收入来源。
英国足球的各级联赛主要由各级俱乐部联盟组织进行。运作也是商业性的,完全按市场规则。如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英格兰职业足球联赛,目前分英超联赛和甲、乙、丙级联赛,都有专门的联赛公司,负责比赛的安排和联赛期间的广告、电视转播、门票收入等经营活动,参加联赛的俱乐部拥有平等的股份,利益关系十分清楚。比赛相关的规则,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联盟内还可在英格兰足总和欧洲足联的规则范围内不断完善、细化。遇到新问题,则由各方利益代表协商解决。如针对英超曼联俱乐部的球员薪水过高,影响到其他俱乐部球员薪酬上涨,带来俱乐部财政问题,就由足联委托研究小组提交研究报告,2002年11月,英足联盟以多数票通过了这个限制薪水的建议,引进了一套机制,将球员薪酬的总支出限制在俱乐部年收入60%以内。
英格兰足总与足联没有上下级关系,而是分担不同角色。足联只涵盖参加单一联赛的俱乐部,如英足联有72个俱乐部,甲乙丙每级各24个;英超由20个俱乐部组成。而英格兰足总的会员则包含了英格兰310个职业俱乐部,是欧洲足联和国际足联的集体会员,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它负责英格兰国家队的组建和比赛,组织足总杯赛,这是它的主要经济来源。英足总并不插手俱乐部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日常的主要职能是制订和监督执行足球运动的标准和规则,仲裁和协调出现的问题。如比赛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足总将先要求当值裁判提交一份有关情况的报告,然后根据报告对事件进行调查。最近发生的利物浦队球员场上打人事件,足总的纪律委员会就做出了裁定。曼联与阿森纳之间的矛盾,足总也在协调之中。
品牌信誉至上英国不少足球俱乐部是上市公司,品牌信誉是大牌足球俱乐部的生命。足球品牌的树立当然要有过硬的球技,如曼联队的声誉是在近十几年联赛中打出来的,1998—1999年度连夺英超、英足总杯和欧冠杯三大冠军,确立了其在英国足坛的旗舰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曼联队的比赛球票很抢手,它那能容纳6。8万人的老特拉福德球场,场场爆满。曼联俱乐部的电视转播收入在2002—2003赛季达8360万欧元,在世界最富的10家足球俱乐部中居首位。
而8360万欧元只占曼联俱乐部当年的总收入2。5亿多欧元的1/3。商业形象广告、俱乐部博物馆、俱乐部品牌商品店等也都是它的收入来源。其品牌信誉越高,受喜爱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就越好。
为什么英超强,但是英格兰国家队那么垃圾呢?
首先英格兰国家队也不见得是垃圾,毕竟是排名前十的队伍,还没有哪支球队敢说必胜英格兰。
英格兰给人战绩不佳的印象源自世界杯上的表现,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英超的目的在于为全世界球迷奉献最精彩的比赛,以达到最大赢利,因此使用大批优秀外援,客观上造成本土英才缺少实战历练,新人较少,国家队选材范围相对也小了。所以说联赛的强弱和国家队水平关系不大。
二,英格兰球员比较忠于给自己发薪水的俱乐部,在联赛中倾尽全力,加之英超赛程密齐,又没冬歇,场场磕,到世界杯时球员已如强弩之末。加上球员原本就不重视,出工不出力,怕受伤,战斗力自然不及那些想靠世界杯搏出位的球员了。
皮尔洛实力有多强,和贝克汉姆比?
长弓开满月,一箭穿皮吹贝克汉姆是如何全方位碾压皮尔洛的
贝克汉姆和皮尔洛的对比,是非常有趣的,是主流足坛非常少见的,其中一人的能力完全覆盖另一人,将其彻底压制得情况。
无论是场内竞技实力,还是场外专业评奖,商业价值,名气影响力,贝克汉姆是是全方位碾压皮尔洛,超越数个档次,可以说两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由于国内球迷圈对足球发源地的仇恨(其实不限于足球领域),广大球盲长期以来颠倒黑白,强行吹捧皮尔洛为所谓的大师,而将贝克汉姆说成一个优缺点并存的球员,然而这并不是事实。
在足球运动员的所有素质上,贝克汉姆全部强于皮尔洛,真的,是全部。
因为皮尔洛的优点,贝克汉姆比他更强。皮尔洛的缺点,贝克汉姆一概没有。如果参照物是皮尔洛的话。
球盲们所吹嘘的“所谓皮尔洛的优点”,其实都是贝克汉姆的优点。所谓的“贝克汉姆的缺点”,其实都是皮尔洛的缺点。
———————————————————————————
生涯履历,无解完胜
———————————————————————————
贝克汉姆:
职业生涯出场834,进球146,最高单赛季43场16球(2001-2002赛季)
英超助攻王3-4次(根据不同机构统计,PSS统计4次,ACTIME统计3次,OPTA统计3次),欧冠助攻王一次(1998-1999赛季,11场2进球7助攻)。
英超历史禁区外远射总进球第三、历史任意球破门数第一人。
世界杯和欧锦赛决赛圈,20场3进球9助攻(最严标准9次,最宽标准12次),世界杯历史。
尾声的美国大联盟生涯:效力洛杉矶银河,出场118,进球20。
皮尔洛:
职业生涯出场872,进球86,最高单赛季42场9球(2002-2003赛季),意甲助攻王1次(2011-2012赛季)
世界杯和欧锦赛决赛圈,22场3进球5助攻(最严标准和最宽标准都只能放到5次)。
尾声的美国大联盟生涯:效力纽约城,出场62,进球1。
强弱虽然一目了然,但是光看这些,还远远不足以体现贝克汉姆对皮尔洛的优势有多大。下面还有令皮吹更加痛苦的。
所谓的传球组织?不好意思,贝克汉姆完胜皮尔洛,尽管这只是他完胜皮尔洛的无数方面中相对次要的一方面。
———————————————————————————
长短传球,区分为何
———————————————————————————
说说所谓的“长传”和“短传”。
许多所谓的“球迷”,对“长传”具有严重的误解,在它们眼里,“长传”是一个独立的单项,甚至是不如“短传”的一个单项,是像学校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等一样平行排列的单项之一,这显然是错的。当还有有无数智障喜欢吹“短传”、贬“长传”,吹嘘他们的“拉丁派大师”。
在国内很多“球迷”的习惯里,“长传”和“短传”都用来指代“空中传球”和“地面传球”了,这是群体习惯性的错误。
“长传”和“短传”的本意并不分空中地面,只是按传递距离不同,“长短”是渐变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其它要素相当的情况下,一次传球的难度肯定随着传送距离的延长而增大,这是宇宙定律,不证自明。
在传送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空中传球和地面传球各有难处,需要看具体情况,空中传球的精度要求是三维的,基础难度更高,但可以利用高度直接跨越对手,在空间较大时可以略微降低一些精度要求。而地面传球只需二维方向的精度要求,但是对方球员也容易用脚拦截,所以有时候需要把握更小的空间穿越,传接双方结合传跑,准备时间会更短。
当然实际要比这复杂不少,球的旋转、气候、场地、擦碰、地面反弹的各种情况,这里不展开了。
但论距离,没什么好说的。
有些“球迷”诽谤某个球员(通常是英国人)善于“长传”而不善于“短传”?
哈哈蛤,连“短传”都能不行的人,能踢职业足球吗?一个短传都能明显偏的人,球飞出更远要偏多少啊?
———————————————————————————
长传高手,真实意义
———————————————————————————
对一个长传高手的正确理解是:同样的传送距离,传送成功率更高。同样的传送成功率,有效传递距离更远。尤其是尝试直接创造威胁的传球。
足球是一项本质为足球突破阻力执行空间推进的运动,而贝克汉姆的优势技术是非常符合这种本质的,会自然地占据球运行的主导权,哪怕其它中场队友实力不弱于他,说句稍微夸张点的修真风格的话,贝克汉姆掌握球场上的空间法则,是天生的核心。
很多人其实不明白贝克汉姆强在哪里,贝克汉姆被很多人称为“一招鲜”,其中既有突出强项的褒义,也有低估整体的贬义。其实足球场上从无真正的一招鲜,一个足球运动员的各种素质都是综合产生作用的,一个优点未必能单独起巨大作用,但一个缺点却可能拖累整体。
贝克汉姆的长距离脚法,自然属于最顶尖行列,但本身无需神化到不现实的地步。单论静态、低速下的脚法,世界上有不少人可以和贝克汉姆一较高下,任何顶尖高手其实都并无法证明绝对第一,贝克汉姆在生涯巅峰期,也不乏索拉诺、罗伯特这样可以与他一拼脚法的劲敌。
而贝克汉姆之所以在定位球和运动战都能将长距离脚法很好地发挥出来,正是因为他全面无短板,不容易被限制。光凭他强大的攻防跑位覆盖,中场球员里比较优秀的前插突击能力,良好的盘带突破、争球拼抢、拦截铲断能力,综合起来已经是非常强大的球员了,何况有世界最顶尖的优势技术,这就是传奇巨星。
———————————————————————————
贝克导弹,长程杀器
———————————————————————————
贝克汉姆的长距离传射斩获无数,享誉全球,对手当然要试图限制贝克汉姆,实际上很难做到。
贝克汉姆不仅有“长射程”,也有"广射角",他杰出的空间感天赋,在视觉中能精确判断到目的地的距离,并进一步判断分解为纵向和横向的距离比例,对弹道和弧度的掌握出神入化,能适应大范围变化的球门朝向角度,在非常偏远的角度也能传出威胁球。而且他还是“无短板”的球员,在中场争顶高球、持续拼抢缠斗,一对一突破/拦截,无球跑动,带球推进,样样不虚,对手派去顶防的人多半什么都占不到便宜,又怎么有效限制呢?
贝克汉姆发动威胁球时自身能处在的位置范围如此大,令对手很难限制,除非大幅度外扩防区并提高侵略性,像在中路对付带球前腰一样往边路顶防出去对付贝克汉姆,这对封堵贝克汉姆的传球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也意味着后场防守密度的稀释,一旦还是被贝克汉姆传出威胁球或者转移给空位的队友来传,中间的破绽会显得更大,这本身是存在矛盾的,所以注定效果不会太好。
总而言之,贝克汉姆是很难被限制的。
———————————————————————————
低配丐版,威力大降
———————————————————————————
贝克汉姆兼备了身高、速度、体能、对抗,拥有和自身长距离传射能力所匹配的、同样极其强大的接球能力,能稳定接好各种高度、速度、朝向的传球,比大多数球员用更短的调整时间完成,这些保证他在积极跑动找到空位后,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进一步的处理。
而皮尔洛除了长距离传射顶级外,低压力下的控球尚可,其它基本是主流足坛中下甚至下等的堪忧水平。
皮尔洛以前腰甚至影锋的位置出道,青年队一度获得较大成功,但到了职业足坛,较弱的身体素质、迟钝的神经反应、狭窄的视野观察,导致他无法适应前场高强度的压力,无法在运动战中充分发挥优势。大加上他在战术选择性上的缺陷,最后皮尔洛有这比大多数攻击中场更好的脚法,却只能在位置后撤求生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前腰淘汰品。
皮尔洛也具有“长射程”和“广射角”,理论上去限制皮尔洛,也会遇到限制贝克汉姆类似的情况,但由于皮尔洛比起贝克汉姆,已经全面低配化,更在高压力处理球上存在“短板”,尤其是形成一对一突破/拦截的情况下,皮尔洛几乎没有能力拦截任何人的突破,而他自己很难突破别人。所以,限制皮尔洛要容易得多,通常对方前锋或者前腰只要稍微兼顾一下逼抢皮尔洛,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皮尔洛的长距离传射的威胁。
———————————————————————————
强弱界定,全看参照
———————————————————————————
说贝克汉姆全面无弱点,不等于全部顶级,关键还是要看参照物。
其实从二十年前,贝克汉姆还在曼彻斯特联效力时,国内就有无数球盲试图给贝克汉姆贴“身体素质差、速度慢、盘带不行、左脚不行、头球不行”等诸多弱项标签。
这些贝克汉姆肯定不是顶尖,但算不算弱项,这个问题需要看参照物,和那些超速快马、盘带狂魔、左脚名将、高空霸王比,贝克汉姆这些确实是“弱项”。
但是和主流足坛的平均水平比,贝克汉姆还是要稳在其上,如果和那些挑刺的球盲们吹捧的所谓大师比,比如夏维、皮尔洛之流比,贝克汉姆的身体素质简直是C罗贝尔。
某些一边给贝克汉姆的找所谓“弱项”挑刺的球员,为啥对皮尔洛类似方面要弱得多而选择性失明呢?
足球比赛中更重要的进球助攻比不过,就开口闭口什么“组织”,且不说在足球运动中有多大份量,就算是“组织”,皮尔洛相关素质样样不如贝克汉姆,组织怎么可能好于“贝克汉姆”呢?
————————————————————————
弓手做比,高下立判
————————————————————————
贝克汉姆不仅优势技术极端突出,其它也全面无短板,保证了他在场上不易被对手限制。而皮尔洛由于害怕对抗、反应迟钝、无法适应靠前位置的高压力,在空间和时间的紧迫下发挥打折巨大。
如果用长弓手来比喻,贝克汉姆和皮尔洛都是能百步穿杨的神箭手。
但是“贝克汉姆”身高体壮,耐力充沛,身经百战,性格刚毅,能长时间背负大量备箭行军,现场有迅速制作临时箭的能力。长弓除了射击,还会灵活运用在挡格和绞杀,骑乘射箭,利刃格斗,野外生存,潜伏探查,无一不精。
“皮尔洛”却是一个长弓除了射箭不会他用,不会制作箭、不会骑马、不会格斗,这样的弓手只能随大部队作战,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而且一旦近身就要完蛋。
实战中,谁的战斗力更强,不言自明。
————————————————————————
前腰后置,纯属谎言
————————————————————————
戳穿一个所谓的“前腰后置”的谎言。
“前腰后置”从头到尾就是中国球迷的意*产物,前腰不过是中国人的感性改造的词(比喻成“腰”),所以不存在什么“前”腰“后”置。
所谓“前腰”实际就是攻击型前卫(Attack/OffenseMedfielder),后腰就是防守型前卫(DefenseMedfielder)。既然“前腰”和“后腰”本身就是中文修饰后的产物,自然不存在什么“前”腰“后”置的说法。
如果攻击型前卫后置?那还是攻击型吧,那进球和助攻呢?皮尔洛拿得出手么?
皮尔洛的生涯的位置变迁很简单,本身有较好的传射脚法,以攻击型前卫出道,但由于对抗和速度皆弱,神经反应慢,高强度下控球技术差,所以无法在需要面临高强度拼抢的前场生存,所以在攻击型前卫的位置上被淘汰,回撤到拼抢强度较低的中后场来参与一些间接的传接球工作,成为一个配角的存在,无球跑动较多,更频繁的参与一些传接,对本队的整体传接控球做出一定的贡献,仅此而已。
他在低压力下的出球脚法十分准确,能比一般球员传得更远更准,但对传威胁球机会的敏锐程度远远不如真正的世界级中场,在中低压力下的远射有一定水平。
攻击端的平庸无须赘言,在防守端,他有不错的站位和预判,有一定的拦截能力,但单兵防守上极弱,是一个对方很容易突破的点。
皮尔洛真正高人一等的长处在于定位球,后期可以列入顶级定位球专家的行列,除此之外,他的运动战技术能力极为平庸,在攻击型前卫和防守型前卫上都不出色,只能编造出所谓组织型前卫来吹。
顺便说下,02-03赛季米兰的所谓“四个10号”也是个笑话,且不说这四个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10号位(前锋)的球员,该赛季“四个10号”总共才打进24球,不过是巅峰兰帕德或杰拉德一人单赛季的产量而已。
———————————————————————————
不担责任,遑论核心
———————————————————————————
作为一个非防守型中场球员,在攻击端巅峰单赛季9球,而且只是仅此一次,其余大多数赛季都在5球以下的水平,这就是皮尔洛技术能力的定位基准,没有什么可辩的,而助攻虽然不错,但他绝对难入一流助攻手行列。
看一个球员是否是所在球队里的地位和作用,除了直接的场上表现外,从大众的评价方面,球队失利时的被归咎的程度是一个直观的反映。比如皇马失利时,往往对C罗嘲讽如潮,巴萨失利时,往往梅西广受批评。
有许多所谓的曼联球迷经常诽谤鲁尼不堪,但即使在曼联某场失利的比赛中,鲁尼并无重大失误,甚至有进球助攻个人表现不错时,对其的无理批评依然不会断,这说明了在那些鲁尼的批评者的潜意识里,已经承认了鲁尼之于曼联的核心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而皮尔洛的情况不同,不管多少人平时疯狂吹捧他的能力,给他戴上各种诸如“大师”、“大脑”之类的高帽,而事实就是一个在球队大比分失利时,甚至是场面失控组织混乱时(这里都不用提皮尔洛个人是否有进球助攻了,因为无作为是他的常态),都很少被归咎于他,无疑说明了大多数人无论潜意识中都承认了,其实他远非顶级球星,并不决定球队的胜负。
即便在团队获得世界杯冠军的2006年,有这样最大的加成因素,皮尔洛在金球奖评选也仅列第九,远不如本队的后卫和门将,可见一斑。
那个所谓的“改变足球十九人”只是欧足联杂志的一篇文章,跟天下足球、足球俱乐部等杂志某期的十大XXX之类并无实质性区别,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评选奖项。
———————————————————————————
无理尬吹,颠倒黑白
———————————————————————————
当然皮尔洛吹是没有下限的,典型的就是2012年欧锦赛和2014年世界杯的两场英意之战,因为对手是中国球迷最痛恨的英格兰队,而意大利分别取得0-0平局后点球晋级和2-1获胜的有利结果,所以广为中国球迷,疯狂尬吹表现平庸的皮尔洛。
皮尔洛只传出过极其有限的好球,并且除了一个任意球中框外,对英格兰几乎没有直接威胁,相反他在防守端的被突破,离谱的传球送礼失误,面对争夺高球的完全投降,对意大利是弊大于利,却被无耻尬吹,专贴揭露。
———————————————————————————
同队对比,原形毕露
———————————————————————————
贝克汉姆09年初和10年初两次租借去米兰,感觉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前银球先生的级别向皮尔洛示范,怎么样踢中场。
两人在几乎相同的位置(中前卫、后腰)上,非常明显的,贝克汉姆每次处理球比皮尔洛合理得多,贝克汉姆是真正的眼观六路,出球及时而合理,而皮尔洛的出球相对于自己瞬时控球时的头部朝向来说,观察队友跑位的视野是极其狭窄的。
这是我看球以来第一次发觉,同队两个中前卫队友之间的常规传接球水平有这么大的差距。
在我早期看过的曼联、切尔西、利物浦,也偶尔看一些皇马等球队的比赛,尽管那些中前卫搭档们特点不同,攻防倾向不同,进球助攻产量悬殊,但从没见过同队两个中前卫队友之间,传接球从没看到过在米兰时贝克汉姆和皮尔洛那么大的差距。
贝克汉姆和皮尔洛,在静态、低压力下脚法水平是非常接近的,但因为各种其它素质的全方位的差距,包括所谓的视野和大局观,在运动战表现就是两个级别的球员。
先附图一张,直接的干货。这是贝克汉姆09年初租借米兰期间的队内中场对比。
在这五人中,皮尔洛的进攻组织能力是最弱的一个,而且是明显低于另四人。
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统计样本,但即便放大到整个赛季甚至整个生涯,其对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时专门为贝克汉姆去看了一些米兰的完整比赛。由于年龄的关系,贝克汉姆的表现略低于皇马时代,更不如其巅峰期的曼联时代,但依然是一名优秀的中场球员,印象非常深的就是贝克汉姆跟皮尔洛两个类似位置的人的场上比较,跑动和硬度,传接球选择的合理性,对传威胁球的敏锐程度,贝克汉姆全方面的优胜,皮尔洛的强项他更强,皮尔洛的弱点他没有。
这也揭示了,为什么一个曾是欧足联赛季最佳球员兼最佳中场、欧洲金球奖和FIFA年度最佳的双料亚军。而另一个人即便在球队拿到世界杯的年份也只能名列金球第九,因为两者的技术能力和场上作用差距都有级别上的差距。
当然,不懂球的人,是看不出这种差距的,它们无法分辨一个球员的组织调度能力的优劣,只会被大量在低压力区域发出、且并不向对方球门方向形成有效推进的廉价传球所迷惑。
———————————————————————————
场外评选,天渊之差
———————————————————————————
所谓的球员个人荣誉,这里列出的都是世界范围的年度级评选,而非某一届赛事或者比赛。
这种属于人为评选,有很大的主观性,并不是场内竞技的硬指标,不过可以作为一种次要的参考。或者说可以看一下在足球圈内的名气和地位的参考。
贝克汉姆
1975年出生
欧洲金球奖第二名(1999)
FIFA年度最佳球员第二名(1999,2001)
UEFA赛季最佳球员兼最佳中场(1998-1999)
UEFA年度最佳阵容?2次
欧洲体育媒体评选赛季最佳阵容?1次
皮尔洛
1979年出生
FIFA年度最佳阵容?1次
欧足联年度最佳阵容?1次
欧洲体育媒体评选赛季最佳阵容?1次
从未进入金球奖和FIFA年度最佳的前四名,从未获得过UEFA赛季最佳单项奖。
———————————————————————————————
详细得分,云泥之别
———————————————————————————————
FIFA年度最佳阵容从2005年开始评选。UEFA年度最佳阵容从2001年开始评选。
贝克汉姆在场内竞技能力的高峰期是1997-2003赛季,而场外评奖的高峰期是1999年和2001年,可以看到,FIFA和UEFA的年度最佳阵容评选已经把最高峰,不然多进入最佳阵容3-4次是轻而易举的。
用这个最佳阵容评选,已经是对贝克汉姆很不公平,让皮尔洛占尽便宜了。
当然,其实不需要比较这些,贝克汉姆在个人单项奖的评选中已经毫无悬念地碾压了皮尔洛。
金球奖的得分规则是,在候选球员大名单里,每个评委可以依次选五人,得分为5、4、3、2、1,最后以总分为数据。2006年金球奖及以前,金球奖的评委是52名左右。而2007年开始解除了只能评选欧洲俱乐部效力球员的限制(当然实际并无什么影响),而金球奖评委的数量几乎翻倍,达到了96人。
1999年贝克汉姆金球奖排第二名,得分为154分,第一名里瓦尔多为218分。
2001年贝克汉姆金球奖排第四名,得分为102分,第一名欧文为176分。
这都是金球奖历史上作为第二名和第四名里,距离第一名相当接近的情况。
其中1999年这次属于FIFA历史上正常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得分差距,而2001年这次则是有史以来最小的差距。
如果说以金球奖和FIFA最佳双料得主的为一档的话,贝克汉姆的场外评奖也足够进入至少准一档的行列。
反观皮尔洛
在2006年金球奖排名第九名,得分17分,第一名卡纳瓦罗173分。
在2007年金球奖排名第五名,得分41分(相当于以前的22.21分),第一名卡卡是444分(相当于以前的240.52分)
都不到第一名的十分之一,换算过来,皮尔洛其最高单次等效得分22.21分,不到贝克汉姆的最高的154分的七分之一。
而FIFA年度最佳球员没有进入过前五名,皮尔洛个人的得分没有查到,欢迎来补充,不过肯定是被贝克汉姆碾压的结局。
可以看到,皮尔洛并无年度级的个人单项奖,只有进入最佳阵容,很显然,最多三档甚至四档的球员。
——————————————————————————————————————————————————
商业价值,足坛影响
——————————————————————————————————————————————————
贝克汉姆在职业生涯中,长期都是足球运动员中的商业价值第一人,当然也是收入的第一人。不仅本身是足球界的顶级薪水,场外收入更是远超过直接的俱乐部薪水。
贝克汉姆在2003年从曼彻斯特联转会皇家马德里的2500万英镑(当时超过4000万美元)转会费,并不算高,但也达到当时齐丹转会的6450万美元的大部分。而2003-2007在皇家马德里的年薪600万欧元是当时的顶级薪水。加盟美国的洛杉矶银河的年薪比较复杂,年薪为300万美元,但拿回了自己的完整肖像权,重新整合了商业代言,每年的综合年薪达到5000万美元。生涯最后效力巴黎圣日耳曼的半年薪380万英镑全部捐给某儿童慈善机构。
在2013年夏季退役后,由于合理的商业运作,收入竟然不减反增,依然处于体育界人士的最前列,2014年和2015年,贝克汉姆年收入分别为7500万和6500万美元,在全世界体育界人士中仅次于乔丹。2016年开始,在足球界里收入才被梅西和C罗超越。
尽管之后十几年足球世界的转会费和薪水疯狂地通货膨胀,最高记录几乎到了十倍,皮尔洛直到2017年退役,职业生涯的三次转会,都没有产生任何转会费,从因特到米兰第一次是双方各两名的免费交换。从米兰到尤文图斯,从尤文图斯到纽约城,都是自由转会。皮尔洛在米兰后期的年薪为600万欧元,但是因为表现不佳,如想续约,米兰要求降薪为200万欧元,所以转会去了尤文图斯,年薪为400万欧元(2011-2014赛季),生涯最后在纽约城的年薪为231.5万美元。
贝克汉姆从1997年签约阿迪达斯开始,很快成为其前首席代言人、并在后来成为了终生代言人。
作为FIFA官方唯一足球装备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1997年-2009年的足球类首席代言人,2004年贝克汉姆成为阿迪达斯历史上第一个有专属子品牌的足球运动员(2009年梅西成为了第二个),这个影响力是皮尔洛仅仅作为耐克普通代言人之一无法相比的。
——————————————————————————————————————————————————
影响国策,改变税率
——————————————————————————————————————————————————
贝克汉姆,一人加盟影响一个国家的税法,改变两国的足坛工资制度。
2003年夏季转会皇家马德里,整个西班牙国家都推出了“贝克汉姆法案”,涉及到西班牙全国年薪60万欧元以上的外籍人士的税率都降低了几乎一半,从43%降到24%,由于该法案对西班牙本土人士不公平遭到的非议,2011年开始废除(但之前已经签订的合约的税率不变,所以实际继续影响数年),由于贝克汉姆一人的加盟,直接影响了西班牙整个国家超过十年的国策(不限于足球领域),后来的C罗在皇家马德里效力后期就是试图利用“贝克汉姆法案”的空档逃税,被西班牙税务局追查形成官司,并连带与皇家马德里产生矛盾而出走。
2007年夏季加盟美国洛杉矶银河,让美国大联盟修改了球员限薪令制度,从此允许每队拥有三个超薪的球员名额,被称为“贝克汉姆条例”,这直接提高了美国大联盟引进欧洲著名球星的吸引力。直到贝克汉姆2012年底,合约期满离开的五年半间,美国足球大联盟的球队从12支增加到了19支,上座率和商业价值都大幅提高,贝克汉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竞技本身,也取得了成功,在效力洛杉矶银河的最后两年,都帮助球队获得了总冠军。
贝克汉姆还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两个综合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的足球联赛的代言人。
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贝克汉姆和皮尔洛,简直是山峰和山丘的区别。“皮尔洛”能和“贝克汉姆”出现在一个帖子里,其实已经对皮尔洛的一种褒奖了,皮吹还想怎么样了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俱乐部躲避足协限薪出奇招,竟给球员妻子签约
日前,《天津日报》再次曝出猛料,该媒体表示国内有一支球队为了能让心仪球员,拿到超过两千万人民币年薪,想出了各种办法。除了在工作合同和商业代言上下足功夫。该俱乐部还把歪脑筋动到了球员家属身上,俱乐部给球员妻子和亲戚都提供了高薪工作合同。
当然球员妻子和亲戚就是挂个头衔,根本不用来俱乐部工作,这笔钱归根到底还是给了球员。只不过俱乐部这么做,可以完美避开足协的规定。球迷在听了这个爆料之后,都觉得中超俱乐部做得真是太绝了,似乎印证了上有政策和下有对策的规律。
中国足协出台限薪令的初衷,本意是给俱乐部减轻负担,同时遏制球员年收入太高的趋势。就以津门媒体爆料的球员能拿两千万年薪为例,这个年薪在五大联赛也算是高薪,甚至一部分五大联赛主力球员都拿不到这个年薪。那么能力远远不如五大联赛主力球员的中国本土球员,他凭什么能拿到这个年薪?更让足协和球迷担心的是国内球员在高薪的诱惑之下,都不愿意出去留洋了。
本土球员之前愿意留洋五大联赛,除了五大联赛水平确实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五大联赛给的待遇远远比国内联赛高。所以中国足球曾经掀起了留洋热潮,出现了像杨晨和孙继海这样的佼佼者。其中杨晨在德甲单赛季进八球,孙继海则是在英超劲旅曼城踢过主力。然而随着金元足球在中超大行其道,国内球员年薪随之水涨船高,稍微有点名气和实力的球员,都能拿到税后千万年薪。
如此一来,国内球员就失去了留洋动力,更何况他们去留洋基本上都是把板凳坐穿的命运。所以国内球员就愿意在中超拿着高薪混日子,让足协不得不出台强制措施,对于国内球员收入进行大幅度限制。然而国内优秀球员在中超依然是稀缺资源,部分想在中超联赛有所作为的俱乐部,还想拿高薪吸引优秀球员加盟。
于是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一些中超球队,为了给某球员开出两千万年薪,同时为了避开足协,想尽各种办法。不惜开出虚假的工作合同,让球员妻子和亲戚都到俱乐部拿工资。所以球迷对于这样的现象,也是第一时间吐槽。球迷觉得中国足协必须下狠手,对于球员和俱乐部投机取巧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打击。
另外造成国内球员能拿两千万的根本原因,还是本土球员中能称得上优秀的非常少。就像郜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面对球迷质疑他高工资,郜林非常无奈地表示要是中超有一百个郜林和郑智这样水平的球员,他肯定拿不到现在有的高薪。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五大联赛球员拿到的年薪都是非常合理,因为五大联赛优秀球员太多了,俱乐部没有必要用高薪留住这些球员。希望足协限薪令能真正落到实处,未来让中国足球焕然一新。
尴尬:中超大牌外援遭英超拒绝,出口转内销也许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随着中国足协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更加严厉的球员限薪和俱乐部投资帽政策 ,中超外援的离队潮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截至目前,上海上港的胡尔克,山东鲁能的佩莱,广州富力的雷纳尔迪尼奥和托西奇等多名大牌外援都已经明确将离开各自的球队。另外,与俱乐部合同还没有到期的大牌外援也不会在中超留多久,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州恒大的功勋外援保利尼奥。据悉,恒大俱乐部已经拒绝了这位球队大腿级外援的续约要求,这也意味着明年很有可能是暴力鸟效力中超的最后一个赛季了。
对于这些马上就要离开或即将离开中超的大牌外援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并不会就此结束,欧洲或家乡的俱乐部将会是他们的下一个落脚点。然而,这些球员想要在明年顺利地找到新下家恐怕没那么容易。近日,来自英国媒体《每日邮报》的报道称,英超俱乐部对于引进来自中超的球员将采取保守的态度。
该报道称,中超联赛的限薪政策导致了大量的外援将重返欧洲联赛,目前他们的经纪人正努力向英超的俱乐部兜售这些球员。据悉,与狼队保持着密切关系的超级经纪人门德斯希望利用自己在中超的人脉可以将一些球员转卖到英超。
然而,英超俱乐部的老板们对这些球员并不感冒,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向俱乐部索要高额的薪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球员的年龄都已经不再年轻,尤其是在水平较低的中超联赛效力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担心他们的状态和能力已经无法适应英超联赛的高强度对抗和更快的比赛节奏。
为此,该报道以曼联从中超豪门上海申花引进伊哈洛的例子进行了论证。据统计,虽然这位尼日利亚前锋上个赛季在曼联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替补,但本赛季到目前为止,他一共只代表红魔参加了4场比赛,明年一月后,他就将重新回到中超继续为上海申花效力。
从上述的报道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来自中超的外援被很多欧洲俱乐部与高薪低能画上了等号。这些外援如果想重新回到高水平的欧洲联赛,除了要面对大幅降薪外,还必须努力去争取获得到欧洲球队的试训机会,并用出色的表现来证明自己依然有实力能在队中站稳脚跟。
而对于一些名气不够大的外援来说,也许以“出口转内销”的形式继续留在中超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从中小俱乐部转投实力更强的俱乐部将让他们的经济收入不会有大幅下降。而目前坊间已经传出了中超外援将改换门庭的消息。比如:河南建业的巴索戈将“零身价”加盟上海申花,重庆当代的卡尔德克也将以自由之身转投一家规模更大的南方俱乐部,以及苏宁的特谢拉将被某土豪俱乐部归化等等。
虽然上述的这些外援还能够继续在中超效力,但相信他们也不会停留太久,因为中超的金元时代已经结束,我们的联赛未来将走向何方现在仍然让人难以预测…….
为什么英超球星喜欢逃往西班牙?
说到英超球队喜欢前往西班牙踢球,我觉得用逃这个词似乎有点不恰当。为什么要用逃呢?难道是英超混不下去才去的西甲?当然不是,反而是在英超球踢得好了,会被西甲球队挖过去。大部分英超球员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去的西甲。
比如说你看利物浦,最近就能发现,苏亚雷斯帮助球队来到了一个高峰,然后就被巴萨看上了,挖走了。这还不算完,又出了一个库蒂尼奥,也被巴萨给看上了,这还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之前的例子就更多了。蓝军到曼联到曼城,都有球员是被西甲球队看上才走的,而不是说在球队混不下去了,教练说你踢得不行,赶紧收拾收拾走人吧,然后西甲联赛凑合凑合。
再看西甲球员也有很多来到英超挑战自己的。这是五大联赛之间正常的球员交易来往,一个联赛优秀的球员总的来说就那么多,走一个少一个,总会需要新鲜血液才能维持健康,才能获得长久而持续的竞争力。这不,红军现在的当家球星萨拉赫刚踢出来,又被皇马巴萨看上了,要挖走,这就让人有点尴尬了,红军表示这是多大的仇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顶级球星,西甲球队又要来抢人。但是没有办法,谁叫现在的球员都想去西甲踢球,不为其他的,就冲着巴萨皇马去的。
能够和梅西C罗在一起踢球,是无数球员毕生的梦想。他们希望能和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交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他们,成为他们所在球队的一员。如果真的是只是为了钱,可以去西亚或者中国、美国,那里足够淘金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