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转会阿森纳-亨利回归阿森纳欧冠

tamoadmin 2024-10-06

1.2012世界足坛发生了什么事

2.当初亨利为什么离开阿森纳,转会到巴塞罗那的

3.亨利方面为什么要离开阿森纳,在阿森纳做国王不开心吗?

4.亨利和温格的关系

2012世界足坛发生了什么事

亨利转会阿森纳-亨利回归阿森纳欧冠

2012年,全世界球迷迎来了盛大“Party”,欧洲杯于6月8日开始到7月1日结束,这届赛事是继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后第三次由两个国家共同协办。除主办国波兰及乌克兰外,其余球队都要通过残酷的外围赛来争夺参加决赛圈的席位。欧洲杯的整体竞技水平和比赛质量超过世界杯,这个夏天球迷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欧洲杯是王者彰显霸气的最佳舞台,西班牙队再次展示出自己在国际足坛的霸主地位。“斗牛士”过关斩将,决赛更是4∶0横扫意大利,创造了欧洲杯决赛历史上的最大分差。

从2008年欧洲杯突破心理障碍夺得冠军,到2010年南非登顶捧起世界杯,再到2012年卫冕欧洲之王,西班牙人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荣誉,2012也成为西班牙足球的丰收之年。

绝世的技忆

梅西威名响彻全球

梅西就是为破纪录而生,凭借精湛的技术,超强的能力和极高的进球效率,阿根廷巨星的威名响彻全球。梅西的2012年是神奇的,迄今为止,梅西在这一年已经打破了单赛季进球数、总进球数、巴萨正式比赛进球数和巴萨联赛进球数这四项巴萨历史纪录,同时他也是单赛季进球、单年度进球、欧冠单赛季进球、欧冠单年度进球、欧洲金靴奖进球数、单年度国际比赛进球这六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今年的“金球”奖应该是梅西的囊中之物,但对于“跳蚤”而言,也许“金球”真的不是目标,他已经连续三次捧得“金球”,现在更希望用冠军来证明自己。梅西就敞开心扉地说:“我今年的全部进球都建立在全队出色发挥的基础上,我的目标就是帮助球队拿到国王杯、欧冠和联赛冠军。”

美妙的记忆

巨星助阵中超火热

2012年,中超联赛获得巨大成功,上海申花引进阿内尔卡与德罗巴,大连阿尔滨签下凯塔,广州恒大拥有巴拉圭神射手巴里奥斯,众多巨星加盟大大提升了中超的观赏性和竞争性。

事实上,中超形势如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恒大为首的豪门在引进外援上频出大手笔,投入巨资购买欧洲五大联赛的一线球星。豪门靠钱创造佳绩,平民球队也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生存方式,江苏舜天没有太大投入却使收益最大化,勇夺联赛亚军,挺进亚冠赛场成为俱乐部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巨星助阵,中超火热。从赛季末的统计数据来看,中超广州赛区、北京赛区、南京赛区的上座率都突破了历史高点,恒大主场甚至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必将促进中超的快速发展。

亮眼的绩忆

恒大风暴席卷亚洲

广州恒大是中超俱乐部的一面旗帜,2012年勇闯亚冠留给球迷亮眼的“绩”忆,小组赛,客场5∶1横扫全北现代,大涨了中国足球的志气;主场3∶1力克柏太阳神,最终力压韩日劲旅以头名身份杀入东亚区八强。1/8决赛,恒大1∶0战胜东京FC;1/4决赛,面对亚洲老牌强队伊蒂哈德,恒大同样打出气势,只是以总比分4∶5遗憾出局。

亚冠战场曾经留给中国足球无限的痛苦,在这里,国安、申花、泰达一次次跌倒,鲁能更是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惨案”,而恒大却展现出中超球队的霸气。凭借着亚冠的出色表现,恒大风暴席卷亚洲,不仅为中国足球挽回颜面,而且还奠定了自己在亚洲足坛的江湖地位。看过2012年的亮眼“绩”忆,恒大在2013年极有望创造更大的辉煌。

悲惨的祭忆

国字号竟全线溃败

中超火热,恒大强势,2012年的中国足球的确很热闹,可在“繁荣”背后却是国字号球队的全线溃败。在今年2月的20强小组赛最后一轮,卡马乔率领国足3∶1击败约旦,完成了荣誉之战。世预赛出局在意料之中,而国少、国青的不争气又往中国足球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9月22日,宿茂臻率领U16国少队出征伊朗亚少赛,首战最后时刻被叙利亚逼平,次战面对本组最强的乌兹别克斯坦队以平局收场,最后一轮打印度队又未能全取三分,三战三平,国少队饮恨出局并无缘世少赛。进入初冬岁末,里克林克执教的U19国青队前往阿联酋出战亚青赛,开赛仅仅三天,国青队就先后以1∶2的相同比分输给泰国和伊拉克,两战过后提前出局,这也意味着国青队连续四届无缘世青赛。

“玫瑰”同样凋零,国家队在阿尔加夫杯上不敌瑞典,负于德国,输给冰岛,三战皆败,小组垫底。8月底,U20女足世界杯打响,中国女青由殷铁生率领,最终因净胜球劣势遭到淘汰。9月份,U17女足出战阿塞拜疆世界杯,这是中国队首次参加该项赛事,尽管队员打出水平,但仍然无法改变出局的命运。2012是国字号球队的“末日”之年,球迷们默默祈祷,希望中国足球明年开始新的“纪元”,能够有新的起色。

当初亨利为什么离开阿森纳,转会到巴塞罗那的

首先是温格的逼迫,当时阿森纳多年无冠,队内人心惶惶,在这个时候温格推迟了和阿森纳的续约,想以此赶走亨利,嚷法布雷加斯这类新星球员迅速成长。对于亨利来说,温格就是他的再造父母,是他的恩师,但是温格的拖延续约让亨利觉得阿森纳前途堪忧,加上邓恩的辞职,邓恩是阿森纳管理层的一道屏障,他都离开了阿森纳,所以亨利再次动摇了自己的留意,还有就是在阿森纳几乎不可能在他的职业生涯拿到欧冠冠军,接着便就是温格和亨利之间的矛盾,亨利主张引进强势的明星球员以带动球队迅速走活,而温格却只希望不停发掘新星,不赞成引进球星。其次就是亨利从小就喜欢巴萨。这几点归在一起就是当初亨利转会巴萨的原因了。 LZ 我可是亨利的铁杆球迷。打了这么多字。没功劳也有苦劳啊!!!纯手写的

亨利方面为什么要离开阿森纳,在阿森纳做国王不开心吗?

开头语:13年前的6月27日,枪王之王亨利在打破了阿森纳的进球纪录之后,选择加盟了巴塞罗那!在3万人的欢呼声中,亨利高举着巴萨14号球衣亮相,在当时的球迷看来,亨利无疑是克鲁伊夫之外巴萨最有名的14号。尽管当时这笔转会的转会费只有2400万欧元,但是这笔转会依然堪称本世纪以来最轰动的转会之一,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皇马在2009年收购C罗与卡卡。时至今日,我们再来看这笔转会,无论是对于亨利方面来说,还是对于巴塞罗那方面来说,这都像两个失意的人做出的最佳选择。

然而对于亨利来说,选择巴塞罗那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目的也非常明确,但是对于巴塞罗那来说,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年近30的亨利,或许不仅仅是出于战绩上那么简单了,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桩当时轰动率极高的转会。

离开最爱选择挚爱,亨利为的就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对于亨利来说,阿森纳就是他的最爱,是枪手让他成为了一个世界超一流的球星,甚至一度被看作是当时世界上最接近于罗纳尔多的前锋,所以选择离开阿森对于亨利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2006年的巴黎,亨利率领的年轻枪手倒在了巴塞罗那的面前。里杰卡尔德的美丽足球让亨利见识到了踢得行云流水,依然可以拿到冠军,而不是像阿森纳这样只有场面没有成绩。当时的世界足坛穆里尼奥引领的功利足球盛极一时,几乎所有的球队都在打433,四个后卫加上两个防守型后腰摆“大巴车”的战术,逐步的让阿森纳从一支英超冠军球队变成了“争四狂魔”,亨利一度怀疑靠温格这样的足球真的可以拿到冠军吗?

巴塞罗那给了他答案,尤其是在2005到2006赛季,巴萨不仅仅蝉联了联赛冠军,还在欧冠当中称王。或许当时如果阿森纳能够战胜巴塞罗那的话,亨利不会选择离开,但是看着为了还球场的债务年年卖人的阿森纳,亨利明白想要在这里夺取一座欧冠奖杯,弥补职业生涯唯一的遗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世界杯、欧洲杯、联合会杯、联赛冠军、杯赛冠军虽然亨利没有拿到过金球奖或者是世界足球先生,但是从团队荣誉的角度方面来说,亨利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成功的球员只差一座欧冠奖杯。或许从2006年的夏天开始,亨利就已经将巴塞罗那是为自己的挚爱了。毕竟在温格的足球熏陶下已经七八个赛季的亨利,恐怕很难接受当时世界主流的足球打法,他希望能够以阿森纳现在的踢球方式帮助自己圆了自己的欧冠梦,而唯一能够满足这种条件的就是巴塞罗那。

或许亨利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精神出轨”巴塞罗那了,一年之后,亨利正式与阿森纳分手,选择与自己的挚爱牵手。他选择巴萨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找一支规模更大,实力更强,而且体罚更接近于阿森纳的球队。这既能保留着他对阿森纳心中的那份热爱,又能够去帮助自己圆了自己的欧冠梦。所以离开最爱选择挚爱这是亨利让自己职业生涯圆满的唯一办法,而巴塞罗那则是他的唯一选择。

巴萨为何是亨利的唯一选择?

当然,巴塞罗那成为亨利的唯一选择,除了个人情感上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也使得巴塞罗那几乎成为了唯一一支可以接纳亨利,也能够被亨利接纳的球队。

当时德甲联赛处于低谷,欧冠席位甚至一度沦落到只有三个名额,而且彼时的拜仁开始走下坡路,德甲也正是从2006到2007赛季开始,经历了一个相对动荡的时期。斯图加特与沃尔夫斯堡相继称雄德甲,但是德甲联赛的整体水准在四大联赛里面是最低的,所以选择加盟拜仁不太现实。

而意大利联赛在尽管余威仍在,但是经过“电话门”的洗礼之后,整个意大利除了国际米兰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豪门具备购买亨利的竞争力和出价能力。但是对于意大利足球来说,亨利是完全没有好感的,毕竟在尤文图斯那一段非常不成功的经历,让亨利几乎是不可能再去选择亚平宁半岛了。

西甲成为了他唯一可能去到的联赛。提到西甲除了巴塞罗那,还有一支球队是不得不提的就是皇家马德里。彼时的皇马贵为西甲冠军,理论上它的实力似乎要比巴塞罗那更好一些。但问题在于在新主席卡尔德隆的带领下,球队的整体引援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个时候的皇马更喜欢一些年轻的球员,而不是已经成名的巨星,而且卡尔德隆似乎对于荷兰球星有着超乎寻常的好感。

年迈的范尼从英超来到伯纳乌,罗本、范德法特、斯内德、亨特拉尔。德伦特都是卡尔德隆运做到伯纳乌的。所以当亨利希望能够转会离开的时候,皇马压根就没有将法国人视作自己的目标。

因此分析下来,巴塞罗那几乎成为亨利的唯一选择。这种主观上的感情因素加上客观环境,让亨利最终与巴塞罗那的牵手看上去就显得很顺理成章了。

巴萨选择亨利的目的可能不是那么“纯洁”

亨利选择巴萨的目的相当简单,但是巴萨选择亨利那可不是一个非常单纯的转会了!众所周知,亨利是拉波尔塔一直希望能够签入的球员,巴萨主席为何对亨利如此喜爱呢?这其中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亨利的水平与他的踢球风格这么简单。

拉波尔塔是一个政客,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其政治生涯考虑的。他希望的是更长久的可以呆在巴萨主席的位子上,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控制这支球队,为此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哪怕是竞技因素,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政治服务。这个和国家也是一样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关乎民生,关乎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但是一旦任何的经济政策与这个国家的政治政策发生冲突的时候,经济必然会成为让路的一方。

拉波尔塔为什么这么喜欢亨利呢?当然实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拉波尔塔希望能够借助于亨利压制住埃托奥与小罗这两个队内的大佬,2005到2016赛季尽管巴塞罗那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但是也正是在这种成功的光环之下,让队内的气氛发生了转变。埃托奥不再认为自己需要充当小罗的副手了,他认为他才是巴萨的脊梁,从而发生了那场轰动全世界的挑战小罗地位的新闻。

事实上真正想挑战小罗的或许并不是埃托奥,而是他背后的拉波尔塔。事实上,小罗是让拉波尔塔成为巴萨红人,并且是拉波尔塔完成在俱乐部内部大一统局面的最大功臣。正是因为在2003年把小罗运做到巴塞罗那,拉波尔塔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律师,才击败了众多加泰罗尼亚的大老板,成为了巴萨的主席,甚至把最大的竞争对手罗塞尔打得无法翻身,但是经历了两个赛季的成功之后,巴塞罗那已经成为了欧洲的顶级豪强,但是小;罗的声望显然已经高于拉波尔塔,人们都知道巴塞罗那是小罗的巴萨,但是没有人会说是拉波尔塔的巴萨,所谓功高震主,就是这个道理。

再加上小罗毫不节制的场外生活,也让拉波尔塔明白,尽管这个巴西人天赋异禀,但是再好的天赋也经不起这样的挥霍,他需要一个新的核心来带领巴塞罗那继续前进。埃托奥有这样的实力,拉波尔塔也有能力打造埃托奥,尽管可能很难达到小路的高度,但是最大程度的维持现在的巴萨影响力也是可以的,更何况达不到小罗的高度更好。因为再出一个小罗不又会出现一个功高震主的人物吗!

所以埃托奥成了拉波尔塔想用的那把枪,只是这把枪用得不是那么顺手。埃托奥的性格我们知道,虽然是直来直去,但是他不愿意受任何人控制。或许挑战小罗权威的举动有拉波尔塔的授意,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波尔塔在利用埃托奥,埃托奥r也在利用拉波尔塔,他希望可以借助拉波尔塔之手将小罗踢出巴萨,让自己成为巴塞罗那的“一哥”。

所以拉波尔塔需要安插一个新的角色,一个足够分量的角色来到巴塞罗那,既可以提高球队的战绩,又可以与埃托奥,小罗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对于任何的掌权者来说,手下的相互制衡,永远是巩固其统治的最好方式。深谙此道的拉波尔塔自然不会放过引进亨利的机会。

写在最后的话:2007年是最好的时候

2007年6月17日对于巴塞罗那俱乐部而言是黑暗的,此前巴萨失去欧洲超级杯、世俱杯、欧冠联赛、国王杯都没有如此消沉,可是这一次,面对马德里60万人涌上街头庆祝夺冠,巴塞罗那充斥着悲愤。但是,巴萨人很快有振作起来了,另外一边的冠军球队土崩瓦解,卡佩罗、贝克汉姆、卡洛斯相继走人,这边却是罗纳尔迪尼奥、埃托奥的留守,亨利的如虎添翼,梅西的日渐成熟,诺坎普恢复了往日的生气。2007年是最好的时候,这个时机不可以错过,亨利的转会几乎让失望了一个赛季的巴萨人全部都兴奋起来,巴萨人重新抬头向前看了。

亨利和温格的关系

他俩的关系其实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温格的独具慧眼发掘了亨利,成就了自己教练生涯的高光时刻。亨利在温格的栽培下也成长为世界足坛的一颗巨星。

巅峰时期的亨利有着无与伦比的技术,他的速度也是快如闪电,疾风的突破经常让后卫陷入绝望,这样的一个亨利犹如一件艺术品,成为整个足坛瞻望的对象,不过在加盟阿森纳之前,亨利却是无名之辈。

效力摩纳哥时期的亨利充其量就是一个潜力股,而他的效率也着实一般,出场141次,打入28球,场均进球0.2个,这样的前锋在欧洲遍地都是,在法国更是多如牛毛。那个时候的亨利就是一个追风少年,追逐着梦想,而他也犹如一个风筝,需要导师来牵着线,否则定会消失在遥远的天际,最后粉身碎骨的落地。

幸运的是,温格发掘了当时尚是一个毛头小子的亨利,在执教摩纳哥期间,温格将亨利先放在了边锋的位置上,这样的定位非常准确,毕竟那个时候的亨利速度非常快,控球技术也非常棒,而这让亨利在加盟摩纳哥的首个赛季就有3个进球入账,1996年,亨利当选为法国年度最佳青年球员,而这几乎是他成功的敲门砖,递给他这块砖头的正是温格,最终亨利顺利的进入了法国国家队,也成功的以摩纳哥为跳板加盟了尤文图斯。

虽然已经是法国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亨利在尤文图斯却水土不服,效力尤文期间,亨利出场20次,打入3球,场均进球只有0.15个,这样的糟糕表现让他无法继续在老妇人阵中等待机会。庆幸的是,恩师温格在1999年向亨利发出了召唤,最终亨利得以加盟让他功成名就的阿森纳队。

来到海布里后,亨利才步入了职业生涯的快车道,在温格的调教下,他的技术能力日臻完善,大局观、阅读比赛的能力也是日渐加强,一个最好的亨利步入了人们的视野,而温格也开始尝试让亨利出现在中锋位置,为此,温格不惜牺牲“冰王子”博格坎普,让荷兰人为亨利做嫁衣,最终一个高效、恐怖、无坚不摧的亨利被塑造出来,阿森纳也有了自己的“大杀器”。

亨利的成功离不开温格的淳淳教导,而当亨利决定为了欧冠告别的时候,教授也表现的非常大度,他最终放行了生涯最为得意的一名弟子,而亨利的转会费仅仅是2400万欧元,很多人觉得巴萨捡了一个大便宜,而熟悉温格的人才知道,放手,就是为了成全,而教授的情谊,亨利必定铭刻终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