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香港队-98年香港国家队

tamoadmin 2024-10-30

1.中国足球曾经最好时期是什么时候?

2.乒乓球中国队能去港队吗

3.为什么在奥运会中港、澳、台队不算中国队?

中国足球曾经最好时期是什么时候?

足球香港队-98年香港国家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众所周知,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是英国。中国的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足球运动就是由鸦片战争后的英国水兵带来的。香港也因此成了中国现代足球的桥头堡。由香港至内地,外国人最多的广东和上海也是足球运动最为普及的地方。

我国现代足球第一次国际比赛是1906年,在北京东单附近的足球场上进行的,由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对英国兵足球队,结果协和书院足球队以2:0获得胜利,并荣获”九龙杯”。在此以后,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和北京江文书院足球队多次击败了美兵、法兵、德兵等足球队,大大鼓舞了我国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并推动足球运动在华人中的开展。

1908年,成立了我国现代足球运动的第一个组织——南华足球会。同年,上海和香港两地共同发起举行埠际足球比赛,这是我国城市间足球比赛的开端。

1911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发起成立了“远东运动协会”。最后两届又先后有印度、印尼和越南参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洲际国际竞赛,也成为了“亚运会”的前身。当时的运动会内容还比较简单,足球成了远东运动会为数不多的比赛项目之一。1913年到1934年前,远东运动会共举办了10届足球比赛。除第一届屈居亚军外(比赛球队只有两只),在21年间中国队共获9届足球冠军。当时与日本队的比赛,经常打出赢四五个球的大比分,压得日本足球几十年抬不起头,日本媒体纷纷报道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1923年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办。日本人想借东道主之利洗雪前耻。不料18岁小将李惠堂加入中国国家队,中国队实力大增。中日决战中,中国队五比一再次横扫日本队。又惊又气的日本媒体,纷纷印发号外,沮丧之情溢于言表。上海的《申报》将日本媒体的号外传回国内,把标题翻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大胜日本的喜讯流传甚广,使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内获得“铁军”的称号。李惠堂的加盟大大提高了中国队的实力,中国足球此后披荆斩棘,迎来了黄金时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惠堂在各类比赛中破门1000多次,获国内国际各种奖章近百枚,奖杯120多个。1923年被评为“亚洲球王”。

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1921年,李惠堂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随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1925年后,李惠堂在上海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纪录,使李惠堂威望大增。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出色,满载而归。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大胜。在此役中,34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

1946年,41岁的李惠堂“挂靴”退役。在长达25年的足坛生涯重,李惠堂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乒乓球中国队能去港队吗

能去。代表其他运动协会参加奥运乒乓球项目的华人/中国(大陆)运动员,一抓一大把。其中就包括香港。

男子方面,最出名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男子双打亚军李静/高礼泽。

其中李静就是1990年入选中国国家队,在国家队退役后代表中国香港参赛,夺得奥运男双亚军。

更著名的是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陈静,分别在88,96,00夺得了女子单打的奥运金银铜牌。 其中96,00是代表中华台北参赛。只不过当初涉及让球风波被队里排挤,大陆这边相比于其他奥运冠军很少提及她。

08年以后国际乒联颁布了限制令,极大的限制了中国大陆这边的退役选手代表其他运动协会参加国际赛事,除非你很小就移民。(国际乒联更希望我们输出教练员和运动苗子,而非已经训练成型的运动员)

所以这些年虽然还有大量的华人代表其他运动协会参赛,但是两极分化就很严重了。要么是莉莉张,艾米王那样的小年轻,要么是倪夏莲,何志文那样的老运动员。

为什么在奥运会中港、澳、台队不算中国队?

因为香港、澳门、台北是国际奥委会成员单位,可以单独组团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华台北参加奥运会

香港是特别行政区,与大陆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可以做为一个个体参加奥运会,但是必须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还有奥门和台北都是,台湾是不可以以台湾的名义参加的,只能以中华台北这个城市的名义参加,所以都算是中国的。

港协暨奥委会的前身是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至1950年,1951年正式获承认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1999年3月8日,正式易名为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

澳门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10月20日。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北京街怡安阁。2008年修改该会章程,正式易名为澳门体育暨奥林匹克委员会。

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49届年会在希腊雅典召开,会中以23票比21票通过承认两岸的奥委会,是年9月出刊的奥林匹克公报曾出现会籍的记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