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南方三强-意甲南北球队分布
1.求资深球迷发德甲派系资料
2.全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预备队联赛的意英西德四大联赛预备队联赛制度比较
3.意大利为什么南穷北富?
4.什么叫德比啊
5.国际米兰是不是曾经在一个赛季排名倒数第1而没有降级?
求资深球迷发德甲派系资料
德国地域较大,大体分为南方北方
其中南方球队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斯图加特、慕尼黑、纽伦堡、法兰克福、美因兹
北方球队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多特、勒沃、亚琛、比勒、门兴、沙尔克、汉诺威、汉堡、不来梅、沃尔夫斯堡,及已经降级的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
其中多特、勒沃、亚琛、比勒、门兴又同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而多特、勒沃、沙尔克、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又属于该州中的鲁尔区(这个估计大家也都知道)
另外现在的德甲中只有科特步斯是前东德球队
我同学是这么说的:
1、德甲一般比较排斥东德球队,因此东德球队一直在德甲较少
而今年科特步斯的成绩较好应该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会放水给他的球队很少
2、德国的南北方球队一般都看不顺眼
南北方球队交锋时都会磕
而同一个州或同一个区的就更加不留情面
因此德甲中基本不存在什么关系户
他说当年圣保利(和汉堡同区)降级时,汉堡球迷放烟花庆祝,这说明德比在德甲里就代表着磕、仇恨。
全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预备队联赛的意英西德四大联赛预备队联赛制度比较
意大利 意甲各俱乐部的预备队实际上和青年队是一个概念,预备队联赛现在被冠名为“法切蒂联赛”,以此纪念国际米兰前主席,意大利传奇巨星法切蒂。既然和预备队和青年队等同概念,所以法切蒂联赛也自然有年龄限制---由意甲和意乙各俱乐部派出他们的U19青年队参加,全部42支队伍被分在三个区,通过主客场双循环赛制决出每个分区的排名,每个分区的前两名和成绩最好的两支第三名球队参加之后的淘汰赛决出冠军。当然这样的赛制也不存在升降级制度。
英格兰 和意大利不一样,英格兰的球队一般分为“一线队”、“预备队”和“学院队”。其中“学院队”是正儿八经的青年队,由俱乐部的U18球员组成,而英格兰的预备队实际上只是一线队打不上比赛的球员临时组成,所以并无固定的名单。 英超预备队分为南北两大赛区,通过循环赛制决出分区冠军,然后南北分冠军决出总冠军。预备队联赛的升降级并非由成绩决定,而是随一线队同步。举例如果英超的曼联队的预备队即使在预备队联赛夺冠,但万一曼联不幸从英超降级的话,那么曼联预备队也只能随着降入英冠的曼联队参加英冠预备队联赛。 至于英格兰的青年足总杯则不属于预备队范畴,那是各球队的学院队之间的较量舞台。
德国 预备队是正式的球队,相对于一线队被称作A队,预备队一般被称作B队,允许参加正规级别的联赛,当然也有升降级制度,不过为了避免一家俱乐部在联赛中形成垄断,所以在德国有规定,预备队最多只能上升到丙级联赛,举例来说,拜仁B队即使夺得德丙联赛冠军,他也不能升级,只能把名额让给其他参加德丙的一线球队。
西班牙 与德国基本上相似,预备队也叫做B队,不过西班牙对于预备队的限制要宽松一些,仅仅规定不允许同一个俱乐部的一线队和预备队处于同一联赛。举例来说,1998-99赛季,马竞B队获得西乙联赛亚军,但由于马竞一线队处于西甲,所以他们不得不把升级名额让给西乙第5名巴列卡诺。接下来1999-2000赛季,马竞B队更加倒霉,虽然在预备队联赛中成绩不错,但是由于马竞一线队惨遭降级,马竞B队不得不被迫退到丙级联赛。
意大利为什么南穷北富?
说起意大利,艺术、时尚、历史、足球、阳光、美食似乎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集自然和人文风光于一身的国家,位于亚平宁半岛上。
亚平宁半岛宛如一只嵌入地中海的长靴,南北狭长。
历史上,不同文化在亚平宁半岛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给意大利带来了巨大的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表现在意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区则比较自由奔放,不循规蹈矩。
▲南北意大利划分,红色为南部
尽管意大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意大利的经济却形成了以首都罗马为界,北部地区经济发达,南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局面,南北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
▲2015年欧洲人均GDP地图,意大利北部富裕,南方贫穷
一、南部祖上曾经阔过
意大利是欧洲历史古国,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在罗马建立之前,希腊人就开始在亚平宁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建立起了自己的子邦。
建立起殖民地之后,就陆续有希腊人和战争奴隶迁到亚平宁半岛。亚平宁半岛的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适合发展种植园农业。
后来,古罗马人在亚平宁建立了政权。古罗马通过对外战争掠夺的大量奴隶,给南部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更加刺激了种植园农业的发展。
经过了几个世纪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南意大利在当时异常富裕。
除此之外,亚平宁半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港口贸易的发达,使得意大利南部成为了罗马共和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的中心。消失的庞贝古城就是意大利南部富庶繁华的见证者之一。
▲庞贝古城的地理位置,在被维苏威火山吞没之前,这里曾是古罗马贵族的疗养胜地
但仔细观察意大利地图,半岛大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最大的波河平原却分布在北部。
波河丰水期长,水资源丰富,波河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积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条件比南部更优越,那么北方的发展应该比南方更好才对。但在罗马帝国时,北方蛮族(包括高卢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中央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为了防止北方蛮族的入侵,罗马人利用阿尔卑斯山这个天险,在北方修筑了众多的军事要塞,防止蛮族的入侵。以都灵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数是在军事要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作为抵抗北方蛮族的前哨阵地,开发成本高,因此虽然北部自然条件更优越,但这时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却在南方,北方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二、北方逆袭,南方没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分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灭亡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时代,意大利开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状态,逐渐分裂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国家。
日耳曼人开始进入亚平宁半岛,逐渐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意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蛮族的隐患已经消除,意大利北部的优势逐渐凸显,北方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完成了对南方的逆袭。
除了北方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商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从此,伊比利亚半岛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统治,直布罗陀海峡这一西方航线的生命线被阿拉伯人控制着。
直布罗陀海峡被异族封锁,处于地中海中心的亚平宁半岛逐渐成为了地中海航运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选择通过意大利北部,把货物中转到欧洲大陆。
地中海贸易区的发展,带动了威尼斯、热那亚、伦巴第等众多城市共和国的经济繁荣。
南方虽然纬度低,光照资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希腊殖民时期和罗马时期的人口数量较少,南部可以凭借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开垦来满足当时的需要。
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带来生产力的提高,意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经无法供养更多的人口。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开始向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的北方转移。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残余势力长期占据意大利中南部,生产力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意大利南部的发展。
与此同时,意大利北方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意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文艺复兴,这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更是为后来的意大利统一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状态越来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天堑。各地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
当时的意大利境内,撒丁王国和两西西里王国是最具有影响的两个国家,撒丁王国在北方,两西西里王国在南方。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如财税改革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兴建铁路港口发展工商业,降低关税发展自由贸易,使撒丁王国成为了半岛上最发达的地区,以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集中区,为统一意大利奠定了基础。
而盘踞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经济落后,保留着封建专制,且国王腐败无能。因此,承担意大利统一和独立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国的肩上。
加富尔还通过外交手段各个击破,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1859年,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击败了奥地利,收复了伦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国改名为意大利王国。
随后,意大利先后借助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将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了亚平宁半岛,1870年,罗马教皇国并入意大利,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
三、制约意大利前进的沉重一步
意大利虽然完成了国家统一,但南北贫富差距过大,无论在意大利王国时期还是现在的共和国时期,都是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成立。为了缩小区域差距,政府在稳固西北传统工业区的基础上,开发新兴工业区。
此举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意大利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人均GDP高达32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并成为G7工业国。在意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当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意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时尚和奢侈品中心,拥有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众多豪车品牌,和阿玛尼、Gucci、芬迪等众多奢侈品。而南方却没有几个声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业政策没有惠及到南部地区,反而将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南部的经济落后削弱了意大利抵御风险的能力。
欧债危机席卷整个欧盟时,意大利北方凭借着厚实的工业基础,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引擎,但经济基础薄弱的南部地区却一直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贫困的南方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拖油瓶。当欧盟国家的经济普遍回暖的时候,意大利由于南部?拖后腿?一直增长乏力。
▲意大利接收了最多跨海难民(2017年数据)
南方的落后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意大利南部离北非较近,近年来许多难民从地中海登陆来到南部地区,治安问题尤为突出。
意大利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很多人去意大利旅游一般只会选择去中北部,风景秀丽的南方却因贫困带来的治安问题,让游客望而却步。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造成了整个国家的认同危机。例如在意甲赛场上,以米兰双雄和尤文图斯为代表的北方球队,对以那不勒斯为代表的南方球队,地域谩骂更是不绝于耳。
这种差距反应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国家分离的风险。北方认为南方成为了意大利发展的累赘,觉得自己劳动多,上缴的大量税款却要补贴南方的?穷鬼?。
这种不平衡导致的分裂势力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愈加强大。一些意大利北部的右翼政党要求自治,甚至是脱离意大利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什么叫德比啊
德比(Derby),在不少国家的意思,是代表两队位于同一城市或邻近地区的球队(通常指足球队)所进行的比赛。例如北伦敦德比是阿森纳对托特纳姆热刺。这名词有时亦会用以形容两队在同区或全国皆有重要地位球队的比赛。
德比一词可能源于每年在忏悔节(Shrove Tuesday)及大斋首日(Ash Wednesday)在英格兰中部德贝代尔(Derbyshire Dales)的阿什本(Ashbourne)举行的足球比赛,始于12世纪,比赛分两日由下午2时至10时举行,全镇分为两队,队员以出生于流经全镇的汉莫尔河(Henmore Brook)南北划分,一队名为“上游队”(Up'Ards)而另一队是“下游队”(Down'Ards),龙门相距三英里,球赛在全镇内进行,是当地著名的节日项目。
另一理论是源自1780年由第12任德比伯爵创办的德比赛马。“德比”是指英国小城德比郡(Derby),那里是英国举办赛马比赛的地方,德比郡出产的赛马更是闻名英国赛马界。1870年,英国的德贝伯爵(Sir.Derby)创立英国大后,每年六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在伦敦附近的Epsom举行赛马,是英国非常有名的赛马大赛之一,这天也被命名为DerbyDay。在赛马比赛中,参赛马大都来自德比郡,“德比大战”被用来形容“来自德比郡的马之间的比赛”。渐渐地,“德比”被引伸到其他体育比赛领域中,英国人把它引用到了两支同城球队之间的比赛来形容比赛的激烈,这就是德比大战!
德比对赛双方的球员及球迷的比赛气氛较一般比赛更热气腾腾,如双方有宗教派别或政治分歧的敌对关系,比赛的张力更为剧烈。政治敌对的德比例子有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对西班牙人,巴塞罗那代表忠于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的居民,而西班牙人(Espanyol是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人)则代表在佛朗哥时期由其他地区迁入加泰罗尼亚拥护西班牙统一的居民。此外巴塞罗那对皇家马德里亦可视为政治德比对碰,皇家马德里是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支持的球队,而巴塞罗那则是加泰罗尼亚象征,反对佛朗哥的西班牙国家主义,为反对派及左翼所支持。宗教派别敌对的德比例子有苏格兰格拉斯哥的老字号对战,凯尔特人代表罗马天主教人口,而流浪者代表同市的新教人口。
德比通常代表两队位于同一城市或邻近地区的球队的比赛,但有时历史上的全国性敌对球队如荷兰的阿贾克斯对飞燕诺或意大利的国际米兰对尤文图斯等亦可称为德比。
国际米兰是不是曾经在一个赛季排名倒数第1而没有降级?
国米为何倒数第一不降级
一 我们知道,在1930年以前,意大利没有全国性的分级联赛,注册球队分组打地区性联赛。从1898年起,热那亚和另外三支都灵的球队开始了最初的联赛。由于参赛球队较少,后来几支球队在一起打所谓资格赛(Qualifications),以取得向热那亚队挑战的资格。也许是热那亚比较强吧,很像拳击中的卫冕拳王接受别人挑战的样子。另外,值得一提的,INTERNAZIONALE的名字并非国际米兰所最先使用,开始有支都灵的球队就取名叫INTERNAZIONALE di TORINO,它在最初的这两年里在决赛中输给了热那亚。
随着参赛球队的不断扩大,1902年起,参赛球队被第一次分成了2组,一个是皮耶蒙特(PIEMONTE)大区组,一个是利古里亚和伦巴弟大区组,热那亚也开始参加后一个小组的资格赛。然后小组优胜者组织打半决赛和决赛。
接下来的两个赛季,又恢复到类似1902年前的赛制,最后由热那亚来接受挑战者的挑战。
1905年,随着参赛队伍不断扩大,分组达到3个小组,小组头名达到3个,于是出现了决赛小组赛(FINAL GROUP),由3支小组头名球队再进行主客场的6场比赛,根据积分(胜2分平1分)决定最后的冠军。积分制和主客场赛制的出现,应该被认为是现代分级联赛的前身成形的标志。3个小组的胜者获得参加决赛小组赛的资格,然后小组中积分高者夺冠。那年,尤文图斯有幸问鼎。
到了1909年,国际米兰(INTERNAZIONALE)诞生,当年恢复到小组赛-半决赛-决赛的赛制,积分制被取消。那年,国际米兰与MILAN、U.S. MILANESE打了两场小组赛,结果两战皆墨未能出线。根据笔者统计,那年是第一次采用主客场双赛赛制的决赛,结果普罗维切利以2-0和1-1的结果击败U.S. MILANESE。说一个与赛制无关的题外话,1908年,MILAN、都灵、热那亚因为引进外援曾惨遭禁赛。到了1909年该禁令应该取消了,因为新生参赛的国际米兰有瑞士球员嘛*_*
那次决赛于当年4月份结束,之后的几个月里,意大利足协(FIGC)第一次组织了跨年度的高级别联赛(Classifications),分级的联赛积分赛制正式成形。这应该被认为是一个顶级联赛(那时还没有“意甲”即"Sirie A"的叫法)。在这个颇具意义的1909/10赛季,国际米兰同其他9支球队一起参加了高级别联赛,最后和普罗维切利(PRO VERCELLI)并列积分第一。普罗维切利是那时的一支强队,在1930年以前共夺得7次最终的冠军。结果两支球队被安排打一场决赛来决定最后的冠军。决赛在1910年4月24日举行,但不知是何原因,普罗维切利派出了它的青年队参赛,结果被国际米兰10-3屠城(有的记载是11-3或者9-3)。
联想到1961年6月10日,国际米兰也是被安排和尤文打一场附加赛决定联赛冠军,出于抗议,国际米兰也是只派出青年队参赛,结果1-9输给尤文。所以个人猜测可能当时的普罗维切利也有不满之处才出此举。
由于参赛球队的继续增加,从1910/11赛季起,高级别联赛也开始分组。注意,这个分组和以前提到的分组不是同一个概念,这次每个组还是沿用积分制的,当然,各组之间是同一级别的,最后再由各组头名展开主客场的决战。
1912/13赛季,很多Nerazzurri都知道了,尤文图斯降级了。那年,高级别联赛被分成北部和中、南部赛区,北部赛区又被分为皮耶蒙特大区、利古里亚和伦巴弟大区、威内托和艾米利亚·罗马尼亚大区等三个小组,中、南部赛区被分为托斯卡纳大区和拉齐奥大区等两个小组。尤文图斯在其所在皮耶蒙特大区小组的6支队伍中,最终积分垫底降级(Relegated)。但是据说该大区的低级别联赛没有合适的球队升级,所以尤文就被留在了这个高级别联赛。
笔者的最新发现是,不光在这个赛季,而且在两年前,就是高级别联赛刚刚分组的1910/11赛季,尤文图斯在其所在的利古里亚-皮耶蒙特-伦巴弟大区小组中,也是参赛的9支球队最终积分倒数第一,处于降级的地位。但最后也是“被允许留下”(Readmitted),原因不详。也就是说,尤文曾两次降级。
1914/15赛季,北部地区的参赛球队继续增加,由3个小组扩展到6个小组,这还不算,意大利足协竟然安排这北部6组中,成绩最好的前16名继续分成4个小组,打主客场的所谓“半决赛”。据笔者统计,这是意大利足球史上最冗长的半决赛了。然后又是北部前4的主客场决赛小组赛,然后还有中部的前4的决赛小组赛……意大利人把积分制玩到了极端。不过由于一战爆发,等到这两个决赛小组赛的比赛进行了大半,意大利足协指定北部冠军热那亚为全国冠军。那年国际米兰的成绩为北部第三。
中、南部的分组情况稍有不同,是根据地域就近划分的,不像北部国际米兰和MILAN分在不同小组,可以想象的理由是南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这种分组特点一直保持到1930年。
接下来的1915/16、1916/17和1917/18赛季,由于一战的原因,全国性的联赛没有开展,各地特别是北方自行组织了一些积分制的杯赛。
到了1919/20赛季,虽然半决赛规模没有继续扩大,但联赛整体规模的复杂程度还是扩大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经过北部3个小组和中、南部2个小组的半决赛(“半决赛小组”在总数上和1914/15赛季相当),以及各自的决赛轮(Final Round,各半决赛小组的头名抽出来打,单场制),国际米兰和利沃诺(Livorno)分别成为北、南部冠军而进行全国决赛。比赛于6月20日在博洛尼亚举行,结果国际米兰3-2力克对手,第二次成为联赛冠军。
冠军成员:坎佩利(Campelli),弗朗切斯科尼(Francesconi),贝特拉米(Beltrami),米雷西(Milesi), 皮诺·福萨蒂第三(Pino Fossati II), 施耶德(Scheidler,www.inter.it的Honours中有提及,但archivio.inter.it居然查无此人), 孔蒂(Conti),阿埃比(Aebi), 阿格拉迪(Agradi), 切维尼尼第三(Cervenini III,兄弟5个都曾在国际米兰效力),阿斯蒂(Asti)。
1921/22赛季,意大利出现了一个新的足球行会“意大利足球联邦”即CCI(Confederazione Calcistica Italiana),与原有的意大利足协FIGC分庭抗礼。普洛维切利、热那亚等传统强队纷纷靠拢到CCI的旗下,同在CCI 阵营的还有尤文图斯、都灵、MILAN和国际米兰。
CCI将北部球队分为两组,国际米兰就是在这年,在其所在的北方B组中的12支球队里排名垫低,位列倒数第一。
根据web.infinito.it的说法,当年北部两个组中,只有A组的倒数第一维琴查降级,也许北部只有一个降级名额,但为何国际米兰被保留,不得而知。
当然,CCI也在南部按地区组织了几个小组打比赛,同时,FIGC组织一些小球队搞了10多个小组打了另外的联赛。可以想象,这年FIGC的冠军要比CCI的冠军逊色很多。
1922/23赛季,两个组织重新统一,不过赛制上带着深深的CCI 的痕迹,北部被划分位3个小组,各组12支球队。全国冠军的产生和以往一样,热那亚人笑到了最后。这次国际米兰在北部A组中取得第7。
这个庞杂的赛制模式直到1923/24才得以取消,改为了北部甲级(1st Division North)A组、北部甲级B组。当然和历史延续下来的一样,各组级别是相同的。北部各组12支球队,小组头名参加北部决赛,各组倒数第一名(共两个席位)自动降入乙级(2nd Division),倒数第二名(共两个名额)参加和乙级第二名(共两个名额)附加赛来争夺甲级资格。北部的两强打主客场双赛决定北部冠军。这年国际米兰取得“甲A”(注意A和B级别一样)第三。南部的赛制类似,只不过分组多些,小组倒数第一名自动降级,有的组倒数第二也自动降级,没有附加赛。全国决赛也是主客场双赛来决定。
1926/27赛季,正式的全国性的顶级联赛“国家级”联赛(Divisione Nazionale)终于出炉,这与1909/10赛季的顶级联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国家级也分为A组和B组,各组共10支队,当然各组中的南部球队是少之又少,可以认出来的有那不勒斯、ALBA AUDACE ROMA(后来AS ROMA的组建球队之一)。特别是后者,是已往历届南部联赛中的成绩佼佼者,不过后者在上届全国决赛中两回合以总比分12-1惨败给尤文图斯,可见南北实力的差距。
国家级两组的前三共6支球队参加最后的决赛主客场联赛(Girone Finale),国际米兰凭“国A”第二名的资格参加了角逐。最后都灵夺得冠军,但是由于在1927年6月5日都灵对尤文图斯的比赛中,一些都灵队的官员贿赂给了尤文图斯队员阿莱曼迪(Allemandi)2万5千里拉(该球员被判终身禁赛,但是后来被解禁),意大利足协后来取消了都灵的冠军资格。
1927/28赛季,国家级各组扩充到11支球队。
1928/29赛季,又扩充到16支。这一赛季,国际米兰的名字为安布罗西亚纳。这个赛季,各组的前8名将直接取得1929/30赛季意甲的入场券。后来各组第9名也自动取得意甲资格,各组第10到第16名参加意乙联赛。北部低级别联赛三个小组(NORD GIRONE A、B、C)的头名自动获得意乙资格,最后一个意乙名额被南部低级别联赛(SUD GIRONE)四个小组最后苦战出的冠军得到。
安布罗西亚纳在“国B”取得第六,但奇怪的是获得了竞争欧洲杯(Coppa Europa))的四个名额中的一个,遗憾地是在淘汰赛中0-1输给了尤文。
1929/30赛季,意甲正式拉开序幕,本文也接近尾声。安布罗西亚纳-国际以领先热那亚1893两分的优势勇夺意甲冠军,梅亚扎以31粒进球领先竞争者10球的巨大优势容登射手榜头名。这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开局了,那次联赛垫底的经历成了历史中不经意的一页。
二
史海钩沉1922年国际米兰未降级原因再探
『背景』2004年8月,笔者在帖子1930年前的历史不光是尤文,国际米兰也曾拿过倒数第一
见 ... ID=27111&page=2
中提到,
1921/22赛季,意大利出现了一个新的足球行会“意大利足球联邦”即CCI(Confederazione Calcistica Italiana),与原有的意大利足协FIGC分庭抗礼。普洛维切利、热那亚等传统强队纷纷靠拢到CCI的旗下,同在CCI 阵营的还有尤文图斯、都灵、MILAN和国际米兰。
CCI将北部球队分为两组,国际米兰就是在这年,在其所在的北方B组中的12支球队里排名垫低,位列倒数第一。
根据web.infinito.it的说法,当年北部两个组中,只有A组的倒数第一维琴查降级,也许北部只有一个降级名额,但为何国际米兰被保留,不得而知。
『正文』为了找到答案,笔者在著名的外文bbs『Forza Inter』上求教。来自波兰的网友Bart在8月21日给出了他的解释:
那是因为1921/22赛季中存在冲突。那年有两个联赛,两个冠军。幸运的是,1922/23赛季恢复到只有一个冠军了。所以,在上一个赛季降级的球队得到了打附加赛的机会。国际米兰赢了,所以继续留在顶级联赛 。
原文见~forz ... er=asc&start=50
由于该bbs近日修改了网站链接,笔者得以在email上得到通知,所以找到了上述回帖。笔者对Bart的话的理解是,由于1922/23赛季两大足协重新统一,CCI和FIGC各取1921/22赛季原有联赛中降级名额的一半。这听上去很有道理。为了证实这一说法,笔者对1922/23赛季北方顶级联赛(以下简称1922/23赛季联赛,南方联赛先委屈一下了)总共36支球队的身份作了一一核查。
1922/23赛季北方顶级联赛被分为3个组,每组12支球队(全国性顶级联赛是从1926/27赛季开始的)。其中来自1921/22赛季CCI北方顶级联赛(以下简称1921/22赛季CCI联赛)的球队有:
普罗维切利、都灵、比萨、赫拉斯·维罗纳、卡萨勒、国际米兰、曼托瓦、热那亚、莱尼亚诺、博诺尼亚、米兰、尤文图斯、摩德纳、斯佩齐亚、帕多瓦、亚里桑德里亚、利窝诺、诺瓦拉、安德列·多里亚、布雷西亚、U.S.米兰内塞、萨窝纳,共22支球队。
显而易见,对比参加1921/22赛季CCI联赛的两个组共24支球队,有两只球队的名字消失了,一支是当年A组中倒数第一的维琴查,另一支是B组中排名第10名的威尼斯。问题出来了,当年排在威尼斯后面的是布雷西亚,再后面是垫底的国际米兰。怎么威尼斯反而降级了呢?暂先按下不表。
参加1922/23赛季北方顶级联赛的除了上诉22支球队外,剩下的当然就是1921/22赛季FIGC北方顶级联赛(以下简称1921/22赛季FIGC联赛)中的优胜者了。关于1921/22赛季FIGC联赛的赛况,www.footballeurope.it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比[url]www.rsssf.com[/url]更便于阅读的的资料。
见
FIGC根据行政大区将参加的若干球队分组,分别有皮耶蒙特组、伦巴第A/B/C/D组群、利古里亚组、威内托组、艾米利亚·罗马尼亚A/B组群、托斯坎纳组。这6个组或组群,最后产生6个小组冠军名额,取得参加下一阶段比赛的资格。这就是说,FIGC搞的这个联赛还不是一个简单的升降级制那么简单。那么FIGC是不是只得到了6个名额参加次年的1922/23赛季联赛呢?
在1921/22赛季FIGC联赛最终排名中,诺维塞、U.S.都灵内塞、帕斯托雷是皮耶蒙特组的前三名,埃斯佩里亚·科莫、克雷蒙内塞是伦巴第组群最终的前两名,桑皮耶达伦内塞、斯佩兰扎·萨窝纳、里瓦罗莱塞是利古里亚组的前三名,佩特帕卡、乌迪内斯是威内托组的前两名,斯帕尔、维鲁斯·博洛尼亚是艾米利亚·罗马尼亚组群最终的前两名,卢节塞是托斯坎纳组的第二名。以上提到的13支球队正是参加第二年即1922/23赛季联赛的球队。也就是说,FIGC争取到了参加1922/23赛季联赛的36个席位中的13个;除了托斯坎纳组的冠军普罗利窝诺的名字外,获得次年参赛席位的13支球队都是当年FIGC各组的前几名。
在这里,有个问题就不得不要费笔墨说明一下。在意大利百年足球史中,同城市球队会经历共存、分裂、合并的演变,共存或分裂的几支同城球队在名字上带有该城市名,比如上面提到的米兰和U.S.米兰内塞,都灵、U.S.都灵内塞和帕斯托雷(帕斯托雷的全称也带都灵);反之,合并后的球队将代表原来几支球队的身份。这个变化增加了我们核查球队身份的成本。
实际上,FIGC的托斯坎纳组的冠军普罗利窝诺恰恰是和CCI的利窝诺在1922年合并了,新球队的全称是利窝诺竞技联盟(Unione Sportiva Livorno)。这支新的利窝诺取得了1922/23赛季联赛的参赛资格。
见
这样看来,准确的说,在1921/22赛季联赛的参赛球队中,FIGC得到了参加该1922/23季的13个半名额,CCI得到了21个半名额。
费了这么大的劲、绕了这么大的弯,小心翼翼的避开与主题无关的话题(比如赛制),还真不容易。现在聚光灯终于可以打在两支球队的身上了,它们身份的确定将直接关系到国际米兰为何不降级的原因。
一支是36强中唯一未被提到的球队,德东纳。打开德东纳德官方页面www.derthona.it/lastoria.asp,上面清楚的记载着球队的征战史。从1920年到1921年10月为止,德东纳的战绩是不错的,笔者统计是11胜4平3负。在意大利顶级联赛1898-1923的赛况页面#15中,德东纳的名字仅仅出现过一次,那就是在1922/23赛季。从其对手来看,也都不在1920/21或是1921/22赛季的顶级联赛球队名字中。这是其一。其二,德东纳官方页面记载,在1921年10月后,德东纳就参加了1922/23赛季顶级联赛B组(I.A DIVISONE GRUPPO B)的比赛,取得小组第8名。从这两点可以确定,德东纳是1922/23赛季36强中唯一一支从低级别联赛升级的球队。也就是说,不管德东纳是属于FIGC也好,CCI也罢,因从低级别联赛升级而取得1922/23顶级联赛参赛资格的,只有一支球队,一个名额。
另一支就是威尼斯。网页告诉我们,在1921/22赛季威尼斯取得CCI北方联赛B组第10名;在1922/23赛季取得北方二级联赛(II° divisione della Lega Nord )第4名。“二级联赛”清楚明白的说明,威尼斯确实取代国际米兰降级了!而在1921/22赛季威尼斯的积分是7胜3平12负积17分,比3胜5平14负的国际米兰高出5分!积15分的布雷西亚同国际米兰一同保级。
查到这里,只是用不同史料互相印证了一个开篇就阐述过的事实,国际米兰保级成功。至于威尼斯为何成为替罪羊,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管如何,正如开贴提到的帖子中的结束语那样,那次垫底的经历只不过是国际米兰历史中不经意的一页。但反过来看,也是不应忽视的一页。『完』
三
几天前,笔者撰文史海钩沉1922年国际米兰未降级原因再探,针对去年8月笔者提出的国际米兰排名垫底但未降级的疑问,文中对1922/23赛季北方顶级联赛的所有参赛36支球队的身份作了查证。最终的结果是,1921/22赛季CCI北方联赛中,A组垫底的维琴察降级,B组中排名倒数第三的威尼斯降级,我们关心的国际米兰位于B组倒数第一,反而保级成功。为何威尼斯取代了国际米兰?本文将对这一悬案、以及国际米兰是否曾降级的争论作盖棺论定。
感谢ICN翻译官应笑我的提醒,笔者发现了国际米兰官网对其资料库进行了升级。
见
笔者径直找到官网对1921/22赛季的描述,官网记载,在1922年4月30日,国际米兰进行了最后一场联赛,1-4负于热那亚之后,最终小组排名第12位,位于小组倒数第一。
官网最为珍贵的记载还不是这些,我们还发现,在当年7月2日,国际米兰在同一个叫做S.C.Alta Italia的球队打了场比赛,结果2-0取胜。S.C.Alta Italia是何方球队已经无从考证,Alta Italia倒可以指意大利顶级联赛。尽管如此,官网清楚的告诉我们,这是一场SPAR比赛,2-0的结果下面记录着Forfait。为了避免将本文演变成猜字游戏,笔者直接给出通过GOOGLE海量搜索结果得出的结论:
SPAR是意大利语Spareggio(复数Spareggi)的缩写,英语中的play off之意,即附加赛。
Forfait虽无法查证是否是意大利语,但在排除法语“定价”之后,在与足球相关的意大利网页中,Forfait清楚无疑的是晋级之意。
上述记载表明,国际米兰在当年CCI联赛结束2个月后,7月2日,和某支球队在主场打了场单场淘汰制的附加赛,胜者晋级。其目的肯定是为了参加次年的顶级联赛。
接下来的记载中,国际米兰于7月9日、18日分别在主客场和里贝塔斯进行了两场淘汰赛,也被注明是附加赛。比分分别是3-0和1-1,这样国际米兰以总比分4-1淘汰对手,从而获得了次年顶级联赛的参赛资格。
然而,就针对上述记载,仍存在着国际米兰是否降级的争论。在大江论坛的一篇『顶级球队降级历史』帖子中,一名回帖的网友就摆出上述记载,试图证明“国际米兰降级”。该贴作者强调这三场附加赛和CCI联赛没有关系。并认为,因为参加了附加赛,所以已经属于降级。对此先按下不表。
见
在另外一个国外综合论坛MILAN版,笔者发现了一篇发表于去年8月的更为详细的记载,
见 ... mp;page=1&pp=15
该贴作者也称“国际米兰降级”。他强调,1922年6月26日,FIGC和CCI合并(见 ;)。所以国际米兰打的三场附加赛属于合并后的新联盟所组织的比赛,所以国际米兰得益于两大联盟合并的机缘才被保级。这篇帖子引发了多达9页争论。
除了争论,笔者找到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在上述第一篇争议贴里,笔者注意到,这篇回帖提到了当年A组维琴察也参加了类似的附加赛。笔者立即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核实。在维琴察的官方网站(),对于这一时期降级的阴暗历史(1923年维琴察又降入第三级联赛)描述得十分简略。还好在另外一个网站,笔者找到了详细的记载。
在1921/22赛季,维琴察经过了一个恶梦般的赛程,在其所在小组22战2胜3平17负,积7分位列第12名。
随后维琴察参加了一场Spareggio,即我们上面提到的附加赛,赛程是1战1负,进0球失4球。Spareggio这个词单数的形式也表明,这是和国际米兰在7月2号打的那单场淘汰赛是一样赛制的,只是结果恰恰相反。蓝黑军团从泥沼中慢慢脱离出来,而红白军团却越陷越深。
见
在上述第二篇争议贴里,一张珍贵的报纸扫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见
这是一张1922年7月18日发表的威尼斯当地体育报纸,记载了某次足球资格赛(La Qualificazione)的赛况,记录如下:
`里瓦罗洛2-1威尼斯
`德东纳1-0特雷维索
里贝塔斯1-1国际米兰`
普斯托雷2-1斯佩齐亚`
赛斯特雷塞5-0布雷西亚`
`利窝诺4-1皮亚琴察
很明显,这正是国际米兰打的主客场淘汰赛的第二场的全部赛程,谜团完全揭开了!
结合帖子史海钩沉1922年国际米兰未降级原因再探、以及帖子1930年前的历史不光是尤文,国际米兰也曾拿过倒数第一,
我们可以顺利的推断出,
一、这参赛的12支球队,正是为取得1922/23赛季北方顶级联赛的6个晋级名额。也就是说,在1921/22赛季CCI北方顶级联赛的两个小组中,除了各小组12支球队中的排名前9的球队自动取得新赛季的顶级联赛参赛资格外,各小组排名倒数前三的球队,共6支球队需要通过附加赛取得新赛季顶级联赛的参赛资格。我们姑且把这次比赛成为1922/23联赛的资格赛。
二、各小组排名垫底的球队,即国际米兰和维琴察,要先分别和另外两支球队争夺参加这次资格赛的资格。结果前者胜出,后者被淘汰。
三、这次资格赛的参赛球队中,除了国际米兰外,有四支分别是1921/22赛季CCI北方顶级联赛各小组的倒数第二和第三名,即威尼斯、斯佩齐亚、利窝诺和布雷西亚。其中威尼斯没有能够走到最后,失去了新赛季顶级联赛的参赛资格,取代它的是德东纳,一支低级别联赛的球队。战胜威尼斯的里瓦罗洛,根据意大利命名的习惯,应该就是1921/22赛季FIGC北方顶级联赛利古里亚组的第三名里瓦罗莱塞。
四、国际米兰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新联盟组织的新的资格赛规则下,最终取得了新赛季顶级联赛的参赛资格。根据惯例,在资格赛结果确定后,才能确定在刚刚结束的赛季中,顶级联赛的球队是否属于降级,低一级别联赛的球队是否属于升级。类似的例子是,不在降级区的积分相同的球队,需要打附加赛来确定赛季的最终名次,
疑云散尽,尘埃落定。在那篇长达9页的争论贴中,有人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争它是否降级,有意义么?这话有不能说错。但笔者认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一句“国际米兰在历史上从未降级”也就不能那么轻易说出口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