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刺灰熊季后赛三分球-马刺灰熊常规赛视频
1.为什么当年61胜的马刺队会在季后赛首轮被灰熊黑八淘汰?当时发生了什么?
2.4个老朋友,15记三分球!圣安东尼奥马刺,还记恨着伦纳德
3.肖恩巴蒂尔的实力究竟如何?
4.2013-2014 赛季马刺为何能夺冠?热火差在哪
5.NBA以前没有人能像库里一样投三分吗?
为什么当年61胜的马刺队会在季后赛首轮被灰熊黑八淘汰?当时发生了什么?
2010-2011赛季,马刺取得了61胜21负西部第一的战绩,GDP三人中,邓肯场均交出了13.4分8.9篮板2.4助攻1.9盖帽,帕克场均得到17.5分3.1篮板6.6助攻,吉诺比利场均得到17.4分3.7篮板4.9助攻。
由波波维奇+GDP,马刺常规赛打得顺风顺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首轮就遭到了灰熊的黑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灰熊自从得到兰多夫搭档小加后,球队的攻防两端都比以前有所好转。特别是防守端,灰熊有小加、巴蒂尔、托尼-阿伦等善于防守的球员,一时间灰熊成为联盟中最难缠的球队。灰熊常规赛取得46胜36负西部第八的成绩,季后赛刚好碰上西部第一的马刺。
马刺在首轮就遭遇了灰熊,按理说两支球队的常规赛战绩悬殊太大,马刺实力更强才对,结果灰熊以下克上完成了黑八,马刺为什么打不过灰熊呢?
马刺方面:1、邓肯状态下滑
当时邓肯已经34岁了,季后赛开启前又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伤病,季后赛场均交出12.7分10.5篮板2.7助攻2.5盖帽。相比以前20+10的数据,邓肯的状态明显下滑了许多,进攻端打不开,防守端更是防不住黑白双雄。
2、马刺阵容严重老化天赋差
那支马刺阵容严重老化,马刺用得最多的阵容是GDP三人+杰弗森+麦克戴斯。其中最年轻的是29岁的帕克,麦克戴斯37岁。那时候没有莱恩纳德,而丹尼-格林也只是球队的边缘人物。除了GDP三人之外,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天赋。邦纳、杰弗森、麦克戴斯等老将在季后赛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灰熊方面1、灰熊阵容更加年轻
灰熊的阵容更加年轻,首发阵容平均年龄只有26岁,正处于当打之年。此外,灰熊的运动能力也比马刺出色。
2、黑白双雄很生猛
首场比赛黑白双雄就给马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兰多夫砍下25分14篮板3助攻2盖帽,小加砍下24分9篮板3助攻2盖帽,攻防两端都压制马刺。
6场季后赛,兰多夫场均砍下21.5分9.2篮板3.3助攻,小加场均砍下14.2分12.3篮板2.2助攻1.5盖帽。两人几乎把马刺的内线撹了个天翻地覆,34岁的邓肯根本不是黑白双雄的对手,马刺的内线没有人能对得上他们。灰熊的节奏就是和马刺打肉搏战,拖慢马刺队。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灰熊4-2淘汰马刺,完成了这次的黑八奇迹。
在马刺遭到灰熊黑八后,他们就决定改变了,于是把乔治-希尔送到步行者得到小卡。接着马刺又在替补席发掘了斯普利特和丹尼-格林,从此马刺的阵容也更加年轻化。此外马刺也力求转型,放弃了以往以邓肯为主的阵地战打法,开启强调更多地转移球、空切,让进攻节奏更加流畅,马刺的攻防体系慢慢建立起来。
此后的几个赛季,马刺见灰熊一次就扁一次,打得灰熊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4个老朋友,15记三分球!圣安东尼奥马刺,还记恨着伦纳德
上一场比赛面对犹他爵士队,出手19个三分球的圣安东尼奥马刺,在对阵洛杉矶快船的比赛中,命中了20个三分球。一夜之间,他们仿佛变了一支球队,从古典的中距离卫士,变成了现代篮球的先行者。这种改变不是来自阿尔德里奇的复出,而是来自对手,因为马刺这一场比赛面对的是科怀-伦纳德。
圣安东尼奥马刺与科怀-伦纳德之间的恩怨,不会因为波波维奇的一个拥抱,亦或者伦纳德的逐渐堆积的荣誉而烟消云散。熟悉马刺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支无比记仇的球队,当年灰熊一次黑八,就被马刺终生追杀。
圣安东尼奥马刺,还记恨着伦纳德。
保罗-乔治因为伤病缺阵了,这对于洛杉矶快船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只要有伦纳德在,这支球队依旧是联盟最好的球队之一,以及本场比赛开始之前,他们击败了菲尼克斯太阳队,来到了西部第一的位置。圣安东尼奥马刺则遭遇了一波四连败,他们早已不是夺冠热门球队了,甚至于季后赛这个名字,都与他们渐行渐远。
可是谁能想到,马刺在第一节就取得了9分的领先优势,32岁的米尔斯杀红了眼,打了4分半钟,5投4中,拿到13分,全部都是三分出手。打到第二节,马刺一度取得了24分的领先优势,没有办法,伦纳德不情愿的站出来接管比赛了,不断的利用中距离单挑马刺的防线,连得11分,在半场比赛结束的时候将分差缩小19分。
19分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分差,可你不要忘记,洛杉矶快船是本赛季全联盟三分最准的球队,贝弗利单节3记三分,伦纳德轰下11分2篮板4助攻,巴图姆也有8分1篮板1助攻,上半场只有44分的快船队,在第三节拿到了40分,成功的将分差缩小到了1分。大概,所有人都觉得,五连败已经在等待圣安东尼奥马刺了。
替补席上来之后,盖伊和瓦塞尔联手打了快船一波10-0的小高潮,直接建立了两位数的领先优势。随后贝弗利又飙进了2个三分球,但是米尔斯在沉寂两节之后,再次开张,追身三分球,专打快船立足未稳,单节三记三分球,帮助圣安东尼奥马刺度过了难关。最为关键的是,前三节无所不能的伦纳德,在第四节被限制的只有3次出手,包括最后时刻的强投三分。
于是,圣安东尼奥马刺116-113击败了洛杉矶快船, 这一场胜利也许不能改变马刺这个赛季的命运,但对于马刺而言,足够了。
如今的圣安东尼奥马刺,已经是一支完全不同的球队了,这支球队之中,仅仅只有4人和伦纳德在马刺做过队友,分别是米尔斯、盖伊、阿尔德里奇和穆雷。
米尔斯是本场比赛马刺赢球的关键所在,生涯新高的8记三分,全场出战28分钟拿下27分,他在第一节的三分球为马刺建立了领先优势,他在最后一节的三分球,让马刺稳住了局势,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波波维奇会说,米尔斯是球队领袖的原因。
盖伊的表现同样出色,作为伦纳德的替补,盖伊当初白菜价加盟马刺,为的就是总冠军奖杯,但是谁能想到,伦纳德闹着离开了,盖伊在很多时候都被迫站出来接管比赛。本场比赛出战24分钟11投6中,三分球5投3中,拿到16分7篮板1助攻。阿尔德里奇同样是为了总冠军而来到马刺,复出的第一场比赛状态一般,只有16投6中,但是三分球6中2,拿到14分6篮板2助攻1抢断。
除此之外,还有穆雷,当时的穆雷虽然年轻,但是被马刺重点培养,马刺对于他的恩情他不会忘记,所以这一场比赛,穆雷18投9中,三分球5投2中,在怀特缺阵的情况下,他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拿到21分5篮板5助攻2抢断,多次在防守端单防伦纳德。
这是科怀-伦纳德在圣安东尼奥马刺的4个老队友,4个老朋友,他们用15记三分球狠狠地将前队友伦纳德击倒在地。
圣安东尼奥马刺将重建先放到了一边,米尔斯拿出了老子打的就是精锐的气势,盖伊和阿尔德里奇以及穆雷也没有丝毫的留情,马刺还是那个马刺,他们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忘记那些过往,他们记仇着呢!
科怀-伦纳德在比赛中也应该感受到了圣安东尼奥马刺的针对性,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洛杉矶快船的当家球星,是这支球队进攻箭头,更因为他曾对不起马刺。值得一提的是,马刺在今年选秀大会用签选中的瓦塞尔,模板就是科怀-伦纳德。这场比赛瓦塞尔5投4中,三分球4中3,拿到12分2篮板1抢断的数据,在16分钟的上场时间里,正负值高达+19,全队第一。
也许,圣安东尼奥马刺已经找到了下一个科怀-伦纳德,下一个改变球队命运的金手指。
肖恩巴蒂尔的实力究竟如何?
说到巴蒂尔实力怎么样?要从几方面来说下。
首先,巴蒂尔进入NBA之前,巴蒂尔的父母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巴蒂尔彬彬有礼的性格跟此有很大的关系。巴蒂尔大学效力于篮球名校杜克大学,大三的时候巴蒂尔成为了球队的核心成员,大四的时候巴蒂尔带领球队取得NCAA冠军。大四结束,巴蒂尔取得一连串的荣誉。留给杜克大学一堆得记录。
01年孟菲斯灰熊以首轮第六顺位选中巴蒂尔,同时被灰熊选中的还有大加索尔。开启了灰熊的重建之路。巴蒂尔首个NBA赛季便取得场均14.4分,5.5个篮板,2.8次助攻,1.55个抢断和1.04个盖帽的全面数据。但是在灰熊接下来的几个赛季没有太出色的表现。
06年,火箭用鲁迪·盖伊和斯威夫特换来了巴蒂尔。巴蒂尔也就是从此次交易之后开始被中国球迷所熟知。尽管巴蒂尔在数据上不是很华丽的。但是巴蒂尔的作用主要在防守端,无数次造成对手带球撞人。巴蒂尔有段名言“篮球比赛用的是脑子,不是身体。智商高的人赢得篮球比赛,身体素质好的人赢得田径比赛”。巴蒂尔在火箭度过的5个赛季里,总是承担着防守对方球队头号得分手的重任。无数次的摔倒,无数次在底角命中关键三分。任劳任怨。
11年火箭又将巴蒂尔交易到灰熊。也正是11年灰熊创造了“黑8”奇迹,杀入季后赛次轮。
同年巴蒂尔加入当时拥有三巨头的热火,在热火度过了他的最后三个赛季。在这三个赛季里巴蒂尔也无数次在攻防两端取得关键作用。巴蒂尔也是NBA 历史 上唯一一位参与过两次22+连胜的球员。14年总决赛结束后巴蒂尔正是宣布退役。
巴蒂尔的NBA生涯不是完全能用数据来体现他实力的。他的遮眼防守,他的防守能力很强但是不脏。关键时候的三分球。对待篮球比赛的积极态度,对球队的融合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巴蒂尔的防守属性,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标签,就不再多说了,说两个没有被说得那么多的标签: 福将/赢家、大心脏。
福将/赢家
在大学,帮助杜克拿下NCAA冠军。
被灰熊选中之后,帮助灰熊第一次打进了季后赛。
到火箭之后,帮助火箭多年以后第一次突破首轮。
回到灰熊之后,帮助灰熊实现黑八 (在此之前,灰熊从来没有赢得过一场季后赛胜利,注意,不是一轮,是一场都没赢过) 。
在热火,帮助球队夺得两连冠。
另外,在火箭和热火都打出了20+连胜。
在场外,还有个青梅竹马的漂亮妻子和幸福的家庭。
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福将,人生赢家。
大心脏
在火箭和勇士的西部决赛第五场最后时刻,保罗受伤,勇士反击,库克得到大空位的三分机会,但是没投进。
赛后,球迷们很多都谈到了这一球,有些人表示当时都快紧张了。不过有一哥们儿说的话虽然有点儿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不过,想想还是有几分道理。他说他当时看到库克出手的时候,就感觉这比赛稳了, 因为一个生瓜蛋子,在这种比赛的关键时刻,没几个能把空位投进的。
其实这话是在理的,而且,不光是新人,就连很多老将,在关键时刻,都会投丢平时很有把握的进球。
不过,巴蒂尔显然不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相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心脏球员。
在热火两次夺冠历程中,他的三分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年,五场总决赛,他三分球26投15中 ,投得又多又准!
2013年,总决赛前几场比赛手感不佳, 但是在2-3落后的最关键两场比赛中,G6,三分球4投3中,G7,8投6中。
但凡巴蒂尔手稍微软一下,当年的冠军就是马刺的了。
因为姚明在火箭队效力的缘故,所以说很多中国球迷心中都有一抹红结,而对于姚明的诸多队友都耳熟能详,想必很多球迷对于被称为“总统”的巴蒂尔印象深刻吧,他是一名情商很高的球员,为人谦逊,和姚明是同一类人,因此两人也成为了好朋友。
巴蒂尔是一名防守悍将,他在球场上永远充满了活力,即使是在赛场上洒血也不会轻易下场,那么他的实力到底如何呢?巴蒂尔在01年的第6顺位被灰熊队选中,新秀赛季的他上场78场比赛,场均能够拿下14.4分5.4篮板,成功的进入了最佳新秀阵容,而他之后成为了球队的最佳第六人,包括在火箭队时期也是如此。
巴蒂尔职业生涯的三分球命中率高达38.4% ,加上防守凶悍,因此他也是一名顶级的3D球员,而且他虽然防守凶悍,但他的动作一点都不脏,他更多的是用技巧来让对手头痛。在火箭队时期,他是球队的箭头人物,给予姚麦强大的火力,而在热火时期,他的三分,他的防守,他的经验都是球队能够夺冠的关键。
巴恩斯一直被球队安排防守对方的箭头人物,包括科比,杜兰特,詹姆斯,安东尼都在他的防守下很难受,而他也被很多球员认为是防守最好,最干净的球员。巴蒂尔在NBA打了977场比赛,场均拿下8.6分4.2篮板1.8助攻0.9抢断1盖帽,命中率为43.4%,是一名合格的第六人,在热火拿下了两个总冠军,两次进入最佳防守阵容2阵。
肖恩.巴蒂尔,如果是火箭的球迷一定不会陌生,由于姚明的关系,不论实力如何,几乎做过姚明队友的人都成了中国球迷眼中的球星。
然而,以巴蒂尔的实力,如果不在火箭队做姚明的队友,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识他。别以为他曾经的梦之队成员,其实他根本不够资格成为梦之队的一员。为什么这么说?很清楚当年为什么梦之队被人打爆?因为当年的NBA大牌们不接受梦之队的邀请,包括科比、奥尼尔等人拒绝参加,无奈,梦之队在招募不到球员的情况下才将巴蒂尔等实力一般的球员充数。
事实上,以巴蒂尔的实力放在如今的球队恐怕连第3替补也轮不上他。看看他的数据: 巴蒂尔生涯14个赛季,场均30分钟的时间只得8.6分4.18板1.76次助攻,命中率43.7%,3分命中率38.4%。
以上数据表明,巴蒂尔是一个很平淡的球员。不过,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防守悍将,当年火箭与湖人较量时,巴蒂尔就是专门对付科比的。
我认为他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肖恩·巴蒂尔(Shane Battier),1978年9月9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伯明翰,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绰号“蝙蝠侠”。
肖恩·巴蒂尔在2001年NBA选秀大会上被孟菲斯灰熊队以第一轮第六顺位选中,曾是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成员之一,职业生涯曾效力于孟菲斯灰熊队、休斯顿火箭队以及迈阿密热火队。2011-12赛季,巴蒂尔随热火队夺得自己首个NBA总冠军,2012-13赛季夺得生涯第二冠。巴蒂尔不光防守厉害,进攻也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底角三分,可以说也是无解的,命中率非常高。11-12赛季总决赛热火胜雷霆,最后一场巴蒂尔三分5中5,12-13赛季总决赛热火胜马刺,最后一场巴蒂尔三分8中6,应该说那两年巴蒂尔都是热火最出色的角色球员,很大程度上是改变了总决赛的走向。
肖恩巴蒂尔是一个全能型数据的球员,在火箭时期,他就能够为球队做出各种贡献,球队的核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一次比赛中眼角被打烂了,但是还是要坚持上场打球,为球队赢取胜利
巴蒂尔—完美的3D球员,球队粘合剂。
我们熟悉巴蒂尔是从火箭队开始的。06年休赛期,火箭队用当年8号新秀鲁迪盖伊,从灰熊队交易来巴蒂尔。
巴蒂尔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出任球队首发小前锋,主要承担球队外线防守重任。比赛中,巴蒂尔与对手最好的得分手直接对位,在速度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总能利用防守站位、防守技巧(比如遮眼),限制对手得分,降低对手得分效率。进攻端,巴蒂尔是可靠的空位出手点,他职业生涯底角三分命中率超过40%,关键时刻从不手软。
总得来说,以角色球员来定为巴蒂尔,那他是NBA联盟最成功的角色球员之一。
除了球场上的贡献以外,巴蒂尔在场下对于球队也有非常大的贡献。
巴蒂尔绰号“总统”,善于演讲、调动队友情绪。所以在球队更衣室中,巴蒂尔常是球队发言人,调和球友之间的问题,解决教练与队员之间的问题。
巴蒂尔职业生涯中获得1次魔术师约翰逊奖(此奖由篮球作家协会选出,旨在奖励与媒体、球迷合作出色的球员),1次最佳队友奖。
一个打球不脏的防守专家。 就这评价 就很厉害
每个球队都喜欢存在一个防守很脏的人,巴蒂尔可以顶替那样一个人,绅士防守依然可以限制你
低配版布鲁斯豹纹,防守端粘性很强,超长的臂展和出色的防守意识能很好地限制对方的头号得分手,我个人觉得像豹纹、巴蒂尔、普林斯这些防守专家都是把限制对手得分当成最大享受的,另外巴蒂尔的底角三分球非常稳定,进攻端也能给球队带来帮助,放在今天也是每个球队都非常需要的3d球员。
在跟随詹姆斯那几年,球队打小球,无限换防,需要的就是巴蒂尔这种单防和协防都很出色的球员,经常顶到4号位,还有一手三分,尤其是总决赛准的一比。可以说巴蒂尔就是3D球员的模板。数据体现不了他的价值
2013-2014 赛季马刺为何能夺冠?热火差在哪
马刺有足够的厚度和套路来克制热的攻防,而热火没有足够的厚度和应变手段来对付。
如今回首,2014年季后赛给马刺带来最大麻烦的,还是卡莱尔和他的小牛:硬生生耗了马刺七场。自那以后,除了雷霆的两个主场,马刺没遇到过大问题。对开拓者四战最少赢了15分,对雷霆四场里三场赢了17分开外,对热的四场赢球全部胜出15分开外。据此,自然可以说小牛风格跟马刺对位了得,但不能得出小牛和雷霆比热强的结论。因为季后赛说到底,就是对位。2008年鹰将凯尔特人逼入第七场,而凯尔特人六场解决湖人。倘若依此说鹰强过湖人,乔-约翰逊和伍德森怕都不好意思的。
所以分差大小,只证明生克关系,而非强弱。
热自2010年组建以来,进攻变阵颇多。2010-11季还是三王牌单打或二人转,其他射手围观。被小牛打败后,思谋变化。2012年波什受伤期间,热季后赛用巴蒂尔找到甜头。之后,热便成了这么个套路:查尔莫斯+韦德+勒布朗+波什+某前锋。这个前锋防守端弹性很大,只要他+波什+勒布朗可以对位对方前锋三人不丢份即可,攻只需要能投三分拉开空间。于是巴蒂尔、哈斯勒姆、米勒、刘易斯们一路过来。
热的进攻也有改革。2012年,勒布朗的低位+韦德的无球走位,基本解决了球权问题;2013年热27连胜期间,进攻成型:勒布朗用背身和弧顶做轴,韦德无球走位连持球进攻,波什在牛角位和中位(mid-post)之间做射手兼火力点。球走顺了时,转移开后,查尔莫斯、雷-阿伦和科尔都可以作为突分点,多点突分无法可破,所以当时热连胜起来神挡杀神。用Grantland的总结,在这个体系里,勒布朗像是卡斯帕罗夫,是凭他的宽广视野和大脑在指挥全局。
防守端,热的变化少些。
这是形势所迫,一如当年太阳为了保持进攻空间,大前锋必须用迪奥甚至马里昂,导致遇见邓肯就被屠杀禁区似的,热为了进攻流畅,必须用个巴蒂尔/米勒/刘易斯之流,所以常规攻防,热禁区会被宰。如是热的防守,招牌的夹击断头台。强侧挤压空间,断球,造失误,逼迫对方王牌放弃球权,让对方角色球员开火。这套路优缺点明显。好处是可以碾压对手的王牌,造失误便于反击;缺点是遇到转移球出色、三分火力点多、能抓前场篮板的球队就头大。前者的例子有杰森-特里和丹尼-格林,后者的例子则有希伯特和钱德勒,不提。
其实2014年东部决赛,热展现过新的防守套路:边线依然夹击,中路则延阻反位的温和套路。这是一种妥协和变化,很奇怪,在总决赛里没出现。
马刺在漫长的1997-2010,其实一直贯彻着“双内线一高一低落位,低位单打,高位挡拆”的套路。所以马刺的进攻一直依赖邓肯的单打、吉诺比利+帕克的挡拆,其他鲍文的底角三分、另一个射手(芬利、巴里、杰克船长)的火力威胁、另一个内线(上将、内斯特洛维奇、奥博托、埃尔森、邦纳)的高位攻击。2010年,诸将老去,波波维奇转型。2010-11季,马刺打闪电战+三分球,最大化吉诺比利的组织功力,球队轻型化,常规赛战绩出色,代价是被灰熊双内线碾压,导致黑八。自那之后,波波维奇痛定思痛,2011-12季,选来莱纳德,签下迪奥和米尔斯,重用格林。2012年春天,马刺进攻初步成型:空间拉开+帕克无球走位+挡拆+上线强弱侧转移+多点射手;2013年,斯普利特上首发。2013-14季,马刺又大幅度增加了莱纳德和格林的进攻权重,于是马刺就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与其他“多射手拉开空间”的球队不同的是,马刺更重视多人之间的联动。比如马刺如今很少有清空一侧,二人展开进攻的情况,而是大量的强侧三人挡切传跑。马刺的大量传球和接球突分,几乎是篮球界的tiki-taka,大量不为上篮只为突分的持球走位,让马刺的进攻行云流水难以捕捉。当然,前提是,全队都有极好的传球+走位+中远投进攻威胁。
当然,马刺也有缺点。还是回看卡莱尔如何把马刺拖入第七场的:
让卡尔德隆首发了,但让他去防了丹尼-格林——这就藏住了一个防守漏洞,而且让小牛拥有了两套班子的双后卫攻击火力。卡尔德隆和蒙塔-埃利斯双首发,加上哈里斯和卡特,小牛能连续不断的展开高位挡拆+中距离投篮。自从2011年邓肯防不出禁区以来,马刺一直忌惮能运球中投的小个子:康利,库里,雷吉-杰克逊,包括上季总决赛第二场的查尔莫斯。
控制了马刺的三分线,无视邓肯的单挑和斯普利特的前场篮板。大量采用换防,逼马刺单挑。
所以马刺忌惮的就是这个:
后场多点火力攻击。
无法展开进攻,被迫单挑。
于是,进入2014年总决赛。
双方头两场的攻防策略如下:
马刺,防守端用莱纳德单防主控勒布朗(一如莱纳德在西部决赛主防威少爷),用格林对付无球走位攻击威胁韦德(一如格林西部决赛对付杜兰特);用邓肯对付刘易斯;堵塞中路,逼热走底线,放弃守韦德的三分球,甚至偶尔放弃守刘易斯,而专心控制热的传球线路,一旦热无法传球,便在禁区夹击合围。
进攻端,利用热的夹击,多打三人进攻,利用两个人做诱饵吸引热三人夹击后,转移弱侧找射手。
热,防守端依然夹击为主,并用强侧三人挤压切断传球路线刷反击;进攻端,波什和刘易斯外围扎营牵制,偶尔面筐骚扰;韦德无球走位加中距离单挑;勒布朗居中指挥;雷-阿伦在第二场后进攻份额大涨,用以空切牵制和制造第一动。
双方都掺杂以相当份额的换防逼对方单挑。
马刺赢第一场,是靠吉诺比利11次助攻,虽然大量失误,但依然找出了空位投篮机会。热赢第二场,是靠换防逼马刺单挑,然后勒布朗接管解决问题。
但第三场,波波维奇把迪奥推上首发,一切都变了。
事实是,第三场开始,马刺做了三个调整:
迪奥推首发——如此马刺第一阵容也有了发动机。吉诺比利负责第二阵容。
斯普利特放到第二阵容——如此避免了他被热夹击造犯规,而且他和吉诺比利可以刷挡拆。
莱纳德和格林的接球突破份额加重——于是马刺的进攻点多了。
热的进攻首先被破。由于马刺对热的套路判断太准,压缩传球+合围后,韦德袭筐被邓肯废掉,勒布朗的背身单挑也屡屡被围,于是热的套路简化成了勒布朗+众射手的骑士套路,这一点马刺从来不怕。而热去年屡屡奏效的查尔莫斯/科尔/米勒中投,如今没用了。
然后是热的防守。如上所述,热的夹击战略极容易漏三分,去年成全了格林的三分球纪录,今年马刺的转移球更胜去年。而且马刺还多了两个:弱侧无球挡切(迪奥和斯普利特的活儿),莱纳德的持球突击。于是马刺火力全开,热就招架不住了。
问题:
小牛对付马刺的两大利器——多后卫持球攻击+换防逼单挑,热为何不用呢?
答:韦德的中远投稳定度下降,查尔莫斯天晓得为什么犯浑之后,热的后场袭击火力减少,头两场甚至得靠雷-阿伦担当上篮主力,马刺不太忌惮了。
热第三到五场也试图用换防,但韦德无论是防迪奥还是莱纳德都吃力,而且马刺的挡拆执行效果太好,并佐以大量空切,热无法解决。而因为热阵容的问题,他们是无法长期摆传统长人在阵的。
所以,综合而言:马刺有足够多的火力,以及足够好的战术素养。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迪奥上首发和安排轮换时间,来在第三到五场打造48分钟无间断的转移球+三分攻势,而热因为阵容所限,无法改变自己的防守布局,而进攻又被马刺针对性克制,变不出新花样了。第五场尤其明显,当雷-阿伦进入首发后,热的替补第二部队就完蛋了。
如是,热的厚度和战术应变性太单一了(雷霆也是这个问题),缺少复合型人才,这是他们今年总决赛最大的败因。
NBA以前没有人能像库里一样投三分吗?
刚刚开始关注NBA是从雷霆战火开始的,我很荣幸地见证了詹姆斯和雷霆的巅峰伤感。乍一看,看到这个球员在科里是湖人常规赛的特写镜头。背景评论刚刚说:“斯蒂芬咖喱,叫萌神”,那货就跟着来了。投出一个流动的三分球,第一印象是有点波动…从马克·杰克逊勇士队的第一年开始,季后赛的第一年就开始关注勇士队,随着掘金、快船、马刺这些强队的开局,勇士队也带领着下一步在崔里走向季后赛,真正见证了库里独领风骚,博古特自卫。中心时代,这支队伍从稚嫩走向成熟。
直到一个兄弟来到勇士队,格林打得很稳定,预备队的深度也没有提高。最后,科尔战士是王冠触摸。他彻底改变了库里的打法风格,消除了库里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勇士真正活下去,见证这一切,真的很好,再让勇士辉煌的胜利之旅。库里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球可能是灰熊没有成功地被右手击中并扔到右手的三分球。(想象灰熊总是被库里击中。)当时我觉得…躺下来?!这个团队真的很有潜力,这个产品在未来真的很难说。然后第二深刻的球就是一个人戏耍快船四个人最后扔进去的那记三分,科尔都慌了。
库里在麦迪逊花园的记录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虽然我看球看得晚了,但是NBA以前的辉煌,我已经大体上理解了,尊重前辈,但库里对我最有吸引力,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亲眼目睹了原因,也恰巧是库里,我很满意。自从看到库里的第二次季后赛之旅被淘汰后,他眼含泪水地坐在板凳上,当他拒绝离开比赛时,看起来很难过。即使不去谈论球技,普通的身体加上坚定的信念也足以摧毁一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